就在今儿个上午,俄罗斯那边炸了个大新闻——普京总统以线上形式全程指挥了战略核力量综合演习。这动静可不小,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俄方是在向美西方亮“核家底”,威慑意味浓得很。普京盯着屏幕从头看到尾,陆基、海基、空基“三位一体”核力量全动了——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的“亚尔斯”导弹刺破苍穹,鄂霍次克海某核潜艇在深海发射“布拉瓦”和“青斑”,战略轰炸机也甩出巡航导弹,全都精准砸中靶场。演完他还直截了当放话:“核武器是国家安全最后的盾牌,这力量必须靠得住。”这话里的机锋,明摆着戳给北约看的。 我有个跑军事线的老友,去年在莫斯科参加核安全论坛,他跟我唠过俄军核力量维护的门道——人家搞“双备份”机制,每型导弹生产线留两条,关键部件库存够打三年。就说这次用的“布拉瓦”,靠这套机制把故障率从十年前的15%压到现在的不足5%。您说这演习为啥选在北约“坚定正午”核演习刚结束两周?明摆着是针尖对麦芒——北约演的是“核共享”流程,俄方就晒“核实战”能力,这波隔空喊话,比外交声明有力多了。 数据最有说服力:俄军现役1710枚战略核弹头(战略显著性高的核武库规模),陆基870枚藏在发射井和移动发射车里,海基640枚趴在核潜艇肚子里,空基200枚挂战略轰炸机机翼下——现代化率94%,这水平全球没几个国家扛得住。但更值得琢磨的是“时机密码”:北约10月14日刚拉上芬兰搞核演习,芬兰那可是刚入约的“新邻居”,等于把核威慑范围往俄边境又推了百十公里。俄军这时候甩出“三位一体”真家伙,不就是告诉西方:再往乌克兰递刀子,真可能擦枪走火? 普通人可能要问,核演习看的是火力,可背后的门道在哪?我看呐,这是在给欧洲安全架构“拧螺丝”。这些年北约东扩像滚雪球,芬兰加入后,俄西北边境直接贴上北约成员国。俄军核力量一亮相,既是警告基辅别指望西方核保护伞,也是敲打布鲁塞尔:援乌再激进,小心把核风险引到家门口。 老话说“响鼓不用重锤”,俄罗斯这波演习就是敲给西方听的响鼓。核力量不是摆设,是悬在博弈桌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剑在鞘里是威慑,在手里就可能见血。您说这轮核演习,能让美西方在援乌问题上踩刹车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