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和租房的区别 1、买房就算50万,有70年的时间,平均一天20元,70年后房子还是你的。 2、租房一个月1000元,一天平均30多元,如果房租70年不涨价,70年一共花费84万元,并且70年后房子还不是你的。 细想想,买房虽然前期投入大,但长远看,其实是种投资。每天花20块钱,就能在70年后拥有自己的房子,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我发小老周,在郑州做了12年水电工,前两年才终于在管城区买了套58平的二手老房,他看完这账跟我叹:“账是这么算,但没经历过租房的苦,根本懂不了这份‘划算’里藏的踏实。” 老周没买房前,在郑州租了9年房,搬了6次家。最狼狈的一次是5年前,房东突然说要卖房,给了他3天时间搬。那天他刚从工地回来,浑身是灰,就忙着打包家具,孩子的玩具箱摔在地上,积木撒了一地,老婆坐在沙发上抹眼泪。更让他揪心的是,那年孩子该上小学,因为租的房没学籍,只能托关系找民办学校,光赞助费就花了2万——那是他三个月的工资。从那以后,他就铁了心要买房,哪怕是最小的户型,哪怕要借首付。 后来他凑首付时,跟亲戚朋友借了12万,自己攒的8万全砸进去,还贷了20年,每个月要还3200元。刚买房那半年,他每天下班后还去兼职送外卖,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饭都顾不上吃几口。有次他骑电动车摔了,膝盖擦破一大块皮,第二天还是照样去工地,他说“不敢歇,一歇月供就没着落”。 但老周说,值。去年夏天,他在阳台装了个小吊床,孩子放学能在上面看书;老婆把厨房的墙刷成了浅蓝色,还摆上了自己种的绿萝。有次下大雨,屋顶有点漏水,他自己买了防水材料爬上楼顶修,浑身湿透也没抱怨——“这是自己的家,修的时候心里都踏实,不像以前租房,漏水了只能催房东,还得看人家脸色。” 不过老周也没把话说死。他邻居小吴,跟他年纪差不多,做互联网行业,一年能换两次工作,一直租着公寓。小吴跟他说:“我现在月薪2万,租房一个月3500,剩下的钱能旅游能报班,要是买了房,月供压得我不敢换工作,反而不自在。”老周也承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房——要是手里没足够的首付,又得承担高额房贷,日子反而过得紧巴;可要是像他这样,就想给家人一个固定的家,不用总担心搬家,那买房再难也得扛。 只是有个问题一直绕在我心里:这账里没算买房后的物业费、维修基金,也没算房租可能会涨的钱。比如老周现在每个月要交180元物业费,去年小区翻新水管,每家还摊了500元;而小吴租的公寓,物业费全由房东承担,家电坏了一个电话就能有人修。那到底是该盯着“70年后有套房”的长远,还是先顾着当下的灵活? 说到底,买房和租房不是简单的“划算”与否,而是每个人对生活的选择。有人要的是扎根的踏实,有人要的是自由的灵活。但不管选哪种,都是为了把日子过舒服,过安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