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0月23日)发文写道:“《华尔街日报》关于美国批准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深入俄罗斯的报道纯属假新闻!无论这些导弹来自哪里,也无论乌克兰如何使用它们,美国都与它们无关!” 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有点琢磨不透,毕竟之前美乌之间在武器援助上的拉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要知道,从乌克兰危机升级开始,美国给乌克兰的武器支援就没断过档。先是常规的单兵武器、装甲车,后来慢慢升级到防空系统、榴弹炮,一步一步在突破之前设定的“红线”。 就像去年,美国一开始还犹豫要不要给海马斯火箭炮,后来不仅给了,还配套提供了射程更远的弹药,当时就引发过一波关于“是否会激化冲突”的讨论。 现在《华尔街日报》突然爆出“美国批准远程导弹”的消息,虽然特朗普直接否认,但外界难免会联想到之前的种种细节。 比如上个月,乌克兰官员就公开提过,希望美国能提供ATACMS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能到300公里左右,要是真拿到手,乌克兰打击俄罗斯本土的能力会大幅提升。 当时美国白宫的回应特别模糊,只说“会根据战场情况调整援助”,没直接答应也没直接拒绝,这种态度本身就容易让人多想。 而且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美国在武器援助上经常是“先否认后松口”。就像2023年,有媒体报道美国要给乌克兰提供贫铀弹,一开始美方也是不承认,结果没过多久就悄悄列入了援助清单。 所以这次特朗普说“美国无关”,不少观察人士都在等着看后续会不会有变化,毕竟“假新闻”的说法,在之前的类似事件里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再看俄罗斯这边的反应,之前只要美国有升级对乌武器援助的苗头,俄罗斯就会强硬回应,说这是“把冲突推向新高度”,还会采取反制措施。 要是这次《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真有几分真实,哪怕美国没明着“批准”,只是暗中默许,俄罗斯肯定也不会坐视不管。 之前俄罗斯就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国家实施过制裁,还打击过乌克兰储存西方武器的仓库,要是真出现远程导弹打击本土的情况,俄罗斯的反制力度大概率会更大。 还有美国国内的情况,现在距离美国大选越来越近,特朗普作为共和党热门候选人,在对乌政策上一直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他之前就说过“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还批评过拜登政府对乌援助“花钱太多”,这次否认“批准远程导弹”,说不定也有拉拢国内反对大规模对乌援助选民的意思。 毕竟美国国内现在对是否继续给乌克兰砸钱,分歧已经越来越大,不少民众觉得应该把钱用在国内民生上,而不是花在国外的冲突里。 另外,《华尔街日报》作为美国主流媒体,一般不会随便发“假新闻”,尤其是这种涉及外交和军事的敏感话题,肯定是有一定消息来源才会报道。 虽然特朗普直接否定,但媒体后面会不会放出更多证据,比如匿名官员的爆料、相关文件的片段,这些都还不好说。 之前就有过媒体报道和政府说法不一致的情况,最后往往是媒体手里的信息更接近真相,所以这次的“假新闻”争议,估计还得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有眉目。 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特朗普在发文里特意强调“无论这些导弹来自哪里”,这话其实有点耐人寻味。要是这些导弹真的不是美国提供的,那会不会是其他北约国家? 比如英国之前就给过乌克兰“风暴阴影”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射程也不短,能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要是乌克兰这次用的是这类导弹,美国确实能说“与自己无关”,但北约国家之间本来就有军事合作,美国就算没直接提供,会不会在背后默许甚至协调,这也是外界关心的点。 而且从战场情况来看,乌克兰最近一直在试图突破俄罗斯的防线,尤其是在南部和东部战线,进展不算太顺利。 要是能拿到远程导弹,乌克兰就能打击俄罗斯后方的军火库、交通枢纽,打乱俄罗斯的补给线,这对改变战场态势有很大帮助。 所以乌克兰一直急着要这类武器,美国这边的态度就成了关键。要是真像特朗普说的“美国无关”,那乌克兰想拿到远程导弹的希望,可能就得寄托在其他国家身上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美国没直接“批准”,但美国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一直没断过,比如给乌克兰提供卫星图像、俄军动向信息,这些其实都在帮乌克兰更好地使用各种武器。就算导弹不是美国的,有了美国的情报支持,乌克兰照样能精准打击目标,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其实还是深度参与其中,想完全撇清关系,恐怕没那么容易。 现在各方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后续的证据上,《华尔街日报》会不会回应特朗普的“假新闻”说法,美国白宫会不会有更详细的表态,俄罗斯会不会拿出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的证据,这些都会影响事件的走向。 要是最后证明报道是真的,那特朗普的否认就会变成“谎言”,不仅影响他个人的信誉,还可能让美国在国际上陷入被动;要是报道真的是假的,那《华尔街日报》的公信力就得打个折扣,还可能被质疑是在“煽动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