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郑丽文的起手式非常成功,首个公开行程就是拜访梨园党团,受到热烈欢迎,手下败将罗智

郑丽文的起手式非常成功,首个公开行程就是拜访梨园党团,受到热烈欢迎,手下败将罗智强、郝龙斌辅选员赖士葆黄健豪以及要求她修正路线的柯志恩都很给面子盛情欢迎,这是一个好现象,表明蓝党还是很团结的。   郑丽文迈出第一步就让人眼前一亮。她首场公开行程直接扎进梨园党团。现场气氛热得发烫。就连之前竞选时的手下败将罗智强都到场力挺。   郝龙斌的辅选干将赖士葆和黄健豪也全程陪同。就连曾提醒她调整路线的柯志恩都笑脸相迎。这场面明摆着传递一个信号。蓝党内部根本没因为初选产生裂痕。反而更懂得怎么抱团取暖了。   想坐上民代位子光有实力还不够。提名关卡才是真正的入场券。而提名大权紧紧攥在党主席手里。这一点所有政治人物都心知肚明。   郑丽文这招直捣黄龙堪称高明。她先拿下党团支持就等于站稳了脚跟。现任主席朱立伦看到这场面自然也会顺势而为。毕竟党魁也需要强将替他冲锋陷阵。   眼下蓝党党团阵容确实够硬。席次数量冲上新高不说。几个战将比如林为洲洪孟楷都是能文能武的角色。现在加上郑丽文这种辩论高手压阵。   整个问政火力直接提升一个档次。最近几次攻防已经让对手有点招架不住。绿营民代在议场被问到哑口无言的画面越来越常见。   更关键的是新主席上任后没搞内斗。反而把资源往民代选举倾斜。光是文宣经费就比去年多批了三成。   还成立快速反应小组帮民代处理舆情。这种力挺让前线打仗的民代底气足了很多。最近某个绿营侧翼想炒作郑丽文旧账。结果党部两小时就发出千字驳斥稿。直接把火苗按灭在萌芽阶段。   其实蓝党支持者最期待的就是这种局面。过去总被笑是一盘散沙。现在民代和党部终于打出配合拳。像上次审查预算案。   党团半夜还在议场排班固守。党主席直接送宵夜到前线犒劳。这种画面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难怪深蓝社团最近开始改口夸朱立伦"会带团队"。   郑丽文自己也很清楚定位。她虽然空降但绝不抢风头。第一次党团会议就主动说要跟着资深民代学习。   还包下餐厅邀请全体同仁聚餐。这种放低姿态的做法很快化解了潜在矛盾。连最挑剔的地方桩脚都承认她"会做人"。   接下来真正的考验在立法攻防。绿营肯定要拿争议法案来试探。比如最近热炒的能源政策修正案。蓝党内部对核能立场还没完全统一。   这时就需要郑丽文发挥协调能力。她过去在媒体圈积累的人脉正好能用上。已经有人看到她私下邀智库学者给同党民代上课补强专业。   地方服务也是关键战场。郑丽文虽然选区在台北。但已开始跨区帮中部民代站台。上周还跟着杨琼璎跑摊走访果园。这种打破地域界限的做法很对基层胃口。很多里长直接说"这才是我们要的团队战"。   当然挑战不是没有。绿营网军已经开始挖她十年前言论。某个亲绿名嘴最近天天骂她"政治变色龙"。但这类攻击反而帮了她。因为蓝营支持者最讨厌这种人格抹杀。现在粉丝专页天天有人主动帮她反呛。   党内青壮派也给她很高评价。像是台北市议员钟沛君就公开说。郑丽文愿意把媒体曝光机会分给新人。这种栽培后辈的做法在政治圈很难得。或许这才是蓝党能真正团结的原因。大家都看到上升通道被打通了。   接下来重头戏是明年地方选举布局。传闻党主席可能让她协调北部选情。这任务吃力不讨好但极其关键。如果她能帮党内拿下新北几个激战选区。那未来在党内的地位就真的稳了。   现在蓝党支持者论坛都在传一句话。"终于等到全员就战斗位置的时刻"。这种士气在四年前根本看不到。或许挫折真的让人学会团结。郑丽文恰好在对的时间点站上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