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认为现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不合适

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认为现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不合适”,所以取消了和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面。 特朗普表示,他与普京每次谈话都很愉快,但没有取得进展。 这场原定在布达佩斯上演的外交会晤,从高调宣布到突然搁置仅仅用了五天。特朗普对着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记者们抱怨,他不想举行一场“毫无意义的会面”,更不愿“浪费时间”。这场外交戏剧的急转弯,暴露了大国博弈背后难以调和的裂痕。 俄乌冲突成了横亘在两国领导人之间的鸿沟。就在特朗普宣布取消会晤的前一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一次关键通话。拉夫罗夫毫不妥协地重申了俄方立场——拒绝任何“先停火”方案,坚持要控制整个顿巴斯地区。这些条件像一堵墙,堵死了谈判的捷径。 欧洲的掌声却在此刻意外响起。法国总统府发布了一份由众多欧洲领导人联署的声明,罕见地“强烈支持”特朗普的立场。英国、德国、意大利乃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都在这份声明上署名,他们赞同以当前战线为起点推动停火,同时强调“国际边界不得通过武力改变”。 特朗普的态度摇摆令人眼花缭乱。他从声称乌克兰“没牌”可打到施压乌克兰领土妥协,从对普京“十分失望”到考虑提供“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反复无常背后,是他渴望快速取得外交成就的心态,而非真正解决冲突的持久方案。 布达佩斯这个选址本身充满历史讽刺。1994年,美英俄曾在此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以安全保障换取乌克兰弃核。三十年后,当两位领导人计划在同一座城市讨论同一国家的命运,历史仿佛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同样坚不可摧。泽连斯基17日与特朗普在白宫的会谈气氛“紧张”,他坚决拒绝在领土问题上妥协。与此同时,乌克兰武装部队对俄罗斯布良斯克一家化工厂发动了“大规模空中打击”,表明战场上的较量远未停止。 特朗普的外交策略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他需要保证聚光灯下的成功,而非充满不确定的谈判。当俄方坚持原有立场不肯退让,这场会晤便失去了制造头条价值的可能。 如今特朗普宣称“是时候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了”,但这更像是对外交受挫的补偿性姿态。他期待着制裁“不会持续太久”,暗示着这或许只是以退为进的战术调整。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