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十几年,我们这些小镇做题家同学的命运如何? 今天和我老婆聊起了大学同学,我们毕业于湖南省的重点高校。我当年高考是全班第一,全校第三。我作为一个小村做题家,毕业之后就来到广州打拼,结婚生子。 我们大学时候班上一共有44个同学,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农村的,大多都是各自学校的尖子生。大学四年里,我们在同一间教室,住同一间宿舍,其实没有感觉到有多大的差距。而真正的分水岭,或者说让我们感觉到有差距的,是在毕业以后,当人生进入工作、结婚、买房、生娃的阶段。 家境优渥的同学大多从容地回家考公、当老师、进体制内,或者接手家族的生意。像我们这些村里的孩子,家里没什么背景的,基本上都直接进入社会,大多去了企业从事销售还有市场相关的工作。 等到买房时,这种差距尤为明显。条件好的同学,可能在买房的时候,家庭可以轻松地资助一个首付,或者搞定结婚的开销。而农村家庭的同学,就得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了,其中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踩中了房地产和互联网的风口,进了互联网大厂,勉强在广州扎下根。可也有些同学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选择的行业赛道和平台一般,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稳定下来。 其实这一路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现状都很难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无论是来自城里还是农村的同学,我们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小村做题家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以后,其实普遍生活都会更加艰难一些。 我觉得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在情商、为人处事、职场关系、家庭资源等等方面,天然就落后于城里同学。这一点是客观事实,我们得承认,我觉得也没啥好抱怨的。 所以作为小村做题家出身的我们,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升级自己的思维跟大脑的系统。因为如果我们按照父母那一辈的传统观念和认知去面对这个世界,来做我们很多人生里的重大选择,这时候结果可能会惨不忍睹。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起点,但是可以规划自己成长的路线。跟所有靠自己打拼的小伙伴共勉,也欢迎大家评论区聊聊你大学毕业十年后的现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