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荷兰要与中方谈判,要求中方保持理性并谅解他们“强行抢夺中资财产”的行为。 这波操作简直把“强盗逻辑”玩出了新高度,抢了中资的产业不说,转头还要求被抢的人“理性谅解”,这脑回路确实够清奇。 但荷兰显然没算明白,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能随便拿捏的软柿子,中方的反制招招都往要害上戳,短短十天就让他们从强硬摆谱变成急着求和。 第一招就祭出游戏规则的杀手锏:10月4日直接将安世列入出口管制名单,禁止其中国工厂出口关键组件。 要知道安世80%的封装产能都在中国东莞,全球每五辆欧洲汽车里就有一辆用它的芯片,这一下直接掐断了欧洲车企的芯片生命线。 德国大众、宝马的生产线很快就因缺芯减产三成,十几家欧洲汽车商会集体向荷兰政府施压,警告再拖下去就要全面停摆。 更狠的是稀土这张王牌。10月9日中方升级稀土管制,把高端芯片制造必需的稀土材料纳入“一事一议”审批,而全球90%的高纯度稀土产能都攥在中国手里。 这招直接击中荷兰的国宝级企业ASML,他们的EUV光刻机每台要用10公斤以上稀土制成的钕铁硼磁体,库存只够撑两个月,生产线已经开始减速,交货周期从12个月拖到18个月,200亿欧元的订单全卡在手里。 产业危机很快变成政治压力。荷兰农牧企业原本指望扩大对华冷链合作,结果因贸易氛围紧张被迫暂停项目。半导体产业产值预估半年内要下滑18%,中荷贸易额可能跌两成。 这下荷兰终于扛不住了,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急着公开喊话要谈判,嘴上还硬撑着说“确保安世留在荷兰”,实则早没了当初的嚣张劲儿。 荷兰就是典型的投机主义者,既想抱美国大腿搞技术封锁,又舍不得中国市场和产业链红利。他们以为靠政治手段抢资产能一石二鸟,却忘了全球产业链早是“你中有我”的格局。 这种把商业问题政治化的操作,不仅让在荷中企寒心,更砸了荷兰自己开放营商环境的招牌,以后哪家外资敢去一个动辄没收资产的地方投资? 更讽刺的是,荷兰嘴上喊着“国家安全”,实则全程被美国当枪使。法庭文件早就曝光,美国6月就逼着安世换中国籍CEO,9月升级制裁规则,荷兰第二天就火速出手,这配合度简直天衣无缝。 可真出了事,美国企业反倒先跳出来警告荷兰,怕芯片短缺影响自己的工厂产能,典型的用完就扔。 现在荷兰急着谈判,却连一句认错都不肯说,还想把抢来的资产当谈判筹码,这根本不是求和,是还没认清现实。 这场博弈早把道理说透了:全球产业链的绑定不是单方面的恩赐,而是相互依存的纽带。想破坏规则占便宜,就得有承担后果的觉悟。 中方的反制也不是要“掀桌子”,而是明确底线,那个能随意掠夺中国资产的时代,早一去不复返了。真要解决问题,先把吞下去的资产吐出来,别再做这种又当又立的糊涂事,这才是谈判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