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千亿市场前景的干细胞外泌体工艺技术革新,突破其产业化瓶颈

IGC2025第十届细胞及衍生物研发与产业化大会将于10月30-31日在广州朗豪酒店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依托大湾区政策高地,设置主会场与四大专场,汇聚华西乐城、香雪、百吉、达博、华润、冠昊、科弈、北科、科兴、来恩、天科雅、乾晖、艾尔普、熙帝、瑞臻、思珀、艾一、埃秀马等60+顶尖科研机构专家、龙头企业掌舵人及投资机构合伙人,共拓体内免疫细胞治疗、MSC/iPSC干细胞治疗、外泌体治疗及抗衰医美等前沿赛道。

艾本德中国演讲预告

细胞治疗正以革命性姿态重塑现代医学版图,其发展前景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愈发广阔,而干细胞与外泌体技术作为其核心引擎,正引领这场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度变革。干细胞凭借多向分化潜能与免疫调节特性,成为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热点方向,外泌体作为干细胞的“信使囊泡”,以纳米级载体优势突破传统细胞治疗的局限,其无致瘤性、高靶向性和跨膜递送能力,使其在肿瘤靶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抗衰老等领域崭露头角。政策层面,中国通过“十四五”专项规划将细胞治疗纳入生物经济先导工程,2025年特殊审批通道将临床审批周期压缩至18个月,加速产业化进程。当前,全球细胞治疗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1],其中,中国在慢性病治疗、抗衰医美等领域将形成千亿级市场增量,未来十年将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引领细胞治疗进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然而,干细胞与外泌体产品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过程中,两大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干细胞培养环境的均一性与稳定性,以及外泌体分离的纯度与活性保障。这些关键挑战暴露了传统细胞培养和外泌体分离技术的一些缺陷,使得现有工艺不能有效满足高效或高质量生产的需求,传统工艺的局限性正推动设备技术的革新。

干细胞培养环境的均一性与稳定性

在干细胞与外泌体临床应用快速发展的当下,规模化、高质量的悬浮培养技术已成为行业突破的关键。其规模化培养生产工艺中生物反应器初始种子细胞制备及其工艺开发早期悬浮系统细胞驯化、细胞株筛选等关键工艺环节,目前主要依托CO2培养箱内的摇瓶培养体系完成。然而,传统的培养设备在环境稳定性、污染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制约着细胞治疗产品的临床转化效率。例如:传统风扇式CO₂培养箱虽配置HEPA过滤系统,但滤网长期使用易滋生微生物。若维护周期延长,将显著增加培养体系污染风险,导致细胞培养失败率上升。

为解决上述问题,Eppendorf公司研发出S41iCO₂培养摇床,凭借其创新的无风扇设计、精准的环境调控能力以及行业领先的防污染措施(标配120℃高温灭菌功能的CO2摇床),为科研与产业化提供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2]。

图:配置高温灭菌,遵从CO2培养箱设计原则的CO2培养摇床

具体而言,Eppendorf的无风扇CO₂摇床通过摒弃机械风扇与过滤装置,创新采用自然对流控温技术,从根本上消除气流扰动引发的污染途径,使培养环境微生物污染发生率较传统机型降低50%,为细胞培养构建洁净度更高的操作空间。其采用的六面体加热系统,结合多点分布式温度传感网络,实现精准温控性能。实验数据显示,即使连繁开启舱门,内部温度仍可在3分钟内恢复至设定值,温度均一性保持在±0.3°C区间。这种微环境稳定性对神经细胞、干细胞等温度敏感型细胞培养具有显著优势,可确保细胞在±0.1°C的恒定热力学环境中稳定增殖。

图:内部配件少,圆角不锈钢腔体,六面直接加热,表面光滑无缝,易于清洁

从全周期成本分析,无风扇机型的气体消耗量较传统机型减少37%,且省去滤网更换、紫外线灯维护等耗材支出,年度维护成本降低约58%。按5年使用周期计算,可节约综合运维费用近万元。三偏心轴平衡驱动装置独立于培养腔体外,对培养腔体内温度不造成任何干扰,可24/7全天候稳定无震动的平稳运行,为显微观察、图像采集等精密实验提供高稳定性的操作平台,显著提升科研数据可靠性。

图:显著减少CO2气体消耗,节省资金,减少更换气瓶的频率,并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外泌体分离的纯度与活性保障

在外泌体临床应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泌体分离技术的纯度控制与活性保障已成为决定其临床转化效能的核心环节。外泌体分离纯化技术主要包括超速离心法、超滤法、免疫亲和捕获法、体积排阻色谱法(SEC)、聚合物沉淀法以及磁性分离法等多种方法。其中,超速离心法作为外泌体分离的“金标准”,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精准的物理分离机制实现高纯度外泌体获取,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其生物活性,在基础科研和临床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PascalRowart等人开发了一种快速分泌外泌体的高效方法结合了高速离心和超速离心技术。不仅提高了活细胞的产量,还能在保证外泌体质量的同时大量生产,将分离时间缩短至4小时以内,比传统的沉淀或过滤等方法更为快捷高效。为外泌体的提取提供了一个新选择,特别适用于需要快速获取高质量外泌体的研究与应用场合[3]。

PascalRowart等人报道的一种通过结合高速和超速离心机从脂肪源性干细胞中快速、简单地分离外泌体方法示意图[3]

在此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装配有BioBLU0.3c一次性罐体的DASbox迷你生物反应器系统,通过微载体悬浮培养人体脂肪干细胞(hADSC),之后将收集的干细胞外泌体培养液经过CR22N高速落地离心机多次离心步骤去除细胞和细胞碎片等杂质,随后使用CP100NX超速离心机进行超速离心纯化步骤,为了节省时间并保证外泌体纯化纯度,研究人员,采用了30%蔗糖垫垫层离心技术替代传统的蔗糖密度梯度法,这种方法大幅减少了离心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显示使用蔗糖垫层技术可以得到更加均匀且完整的外泌体群体,这对于外泌体的临床转化科研和应用至关重要。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外泌体分离流程中,CP100NX超速离心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高效的离心能力外,CP100NX超速离心机配备了先进的转子寿命自动管理(RLM)和运行数据管理系统,可有效确保整个实验过程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这一系统通过内置的感应识别系统,实现了对每次离心操作的详细记录,包括累计运行时长、转子启停次数等运行过程中的多项关键信息。这不仅减少了手动记录的工作量,而且延长转子使用寿命,为后续分析提供了详尽的数据支持。

Eppendorf具有两大超速离心机产品线,根据分离外泌体的体积可以选择CS150(F)NX微型超速离心机和CP-NX高通量超速离心机。其中CS150(F)NX是目前市面上RCF(相对离心力)最高的超速离心机,并可选择台式以减少紧张的实验室空间。CP-NX具有三个型号,以全面满足研发和临床试验需求。

IGC广州站重磅嘉宾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