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组织的“科技全运行”采访首站走进南方电网,探访全国首个氢动力机器人班组,揭秘十五运会背后的绿色科技。
全国首个基于氢动力系统的具身智能电力巡检机器人班组——“氢立方”,于近日正式加入十五运会保电队伍。该班组由广东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自主研发,集结了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和无人机,构建起覆盖多场景的全方位巡检矩阵。
“这是一群会‘呼吸’的机器人。”“氢立方”研发团队成员谭皓文介绍,“氢立方”的核心优势在于分布式氢动力驱动技术,机器人的“动力心脏”均为氢燃料电池,同等重量下,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电池的3至5倍,续航能力提升3倍以上,加氢仅需5分钟,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依托“电鸿”物联操作系统,“氢立方”打破过去机器人“各自作战”的局限。谭皓文举例,当无人机检测到异常,系统便会驱动四足机器人进行二次确认,并通知人形机器人到场处理,协同完成设备巡视、状态监测等核心任务,应急响应效率提升约9倍。开关柜智能操作机器人、氢能应急发电车等装备也已在十五运会电力保供中投入应用,将进一步构建起覆盖天空与地面、场内与室外结合的智能运维网络。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临近,广州供电局依托“空—天—地”协同监测、AI智能分析与全终端感知等技术,以覆盖输电、变电、配电的多维度智能运维体系,为赛事电力稳定供应提供坚实支撑。“目前,智能运维体系已与应急指挥中心高效协同,一旦出现异常,可及时预警,确保快速感知与闭环处置。”广州供电局运营监控中心生产决策支持部经理乔胜亚说。
活动期间,采访团还走访了广州花城营业厅与棠下电力运维中心。在花城营业厅天花板波浪形的带状屏幕上,可实时查看绿电绿证成交量、绿电交易价格等数据。该营业厅由广州供电局组建,是南方区域首个政府授权、电网企业运营的广州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提供绿电绿证政策科普、业务答疑、企业走访上门、线上绿电购买等多元服务,对于降低十五运会碳排放,实现“绿色办赛”目标意义重大。
截至9月,花城营业厅已完成全国城市最大单批次绿证交易,举办绿电绿证推广会26场,覆盖企业832家,推动279家企业达成购买意向,为十五运会搭建起绿色供应链。
“得益于绿电绿证的持续推广和省内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水平,本次十五运会将实现100%绿电供应,绿电使用量将超过1.88亿千瓦时,覆盖广东所有比赛场馆,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6万吨、种植约888万棵树。”广东电网公司专职十五运会赛事用能服务的零碳经理人杨蕾介绍。
为确保每一千瓦时绿电都有迹可循,根据赛事各场馆总用电量,负责本次绿色能源采购工作的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一次性采购了18.8万张绿证,来源涵盖青海、广东、云南等地的新能源项目,实现跨区域绿证协同供应。“每一张绿证均具备唯一溯源信息,可精准对应至发电厂站与发电时间,确保十五运会所使用的绿电真实可信。”杨蕾说。(何思妍黄欣然洪林陈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