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黑龙江哈尔滨的王恒怡至今想不通,自己用了11年、花50多万买下的尾号“99999

黑龙江哈尔滨的王恒怡至今想不通,自己用了11年、花50多万买下的尾号“99999”手机号,怎么突然就成了别人的东西。那天他正和客户核对百万订单细节,电话突然中断,微信因收不到验证码直接登出,绑定的三张银行卡也无法操作——这个有着“身份象征”的号码,一夜之间成了失联的“黑户”。 跑到营业厅查询时,屏幕上陌生的女性姓名让他浑身发凉。联系上这位新“机主”后,对方是一肚子委屈:年初刚花30多万从“中间商”手里买的号,还拿到了盖着公章的“正规手续”,不知道号码另有其主。 “这号是我姐的名字,但11年里每个月的交费记录我都留着。”王恒怡翻出厚厚一沓缴费单,语气里满是无奈。对做建材生意的他来说,这个号码不只是一串数字,更是客户识别身份的“名片”。号码失联三天,就有两位客户以为他“跑路”,转投了竞争对手的怀抱。 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营业厅的回应:“内部查过了,不是我们员工干的。”可这话谁能信?手机号过户必须新旧机主带身份证到场签字,吉祥号还要额外核查半年通话记录和缴费凭证,经市级分公司审批才能办理 。一个尾号“99999”的稀缺号码,怎么能绕开所有流程完成过户? 这不是孤例。山东临沂的肖先生花30万买的“七个五”靓号,过户三个月后就莫名易主,电信公司给出的解释竟是“骗子用了假身份证”,至于是否有内部人员参与,只说“等公安界定”。陕西更有男子花15万买的“99999”靓号,刚以30万转卖,原号主就找上门要收回,只因当初没签正规合同,闹到法院才知交易本就存在漏洞。 王恒怡的遭遇里藏着太多疑点。是中间商伪造了公章和手续?就像此前曝光的通讯代办点员工,私扣客户号码高价转卖,甚至代签协议牟利。还是运营商的流程出了岔子?毕竟哈尔滨早有类似案例,有人没到场、没授权,手机号就被过户给了交话费时稀里糊涂签字的老人。 棘手的是两个买家的损失问题。王恒怡有11年缴费记录,新买家有“正规手续”,从法律上看都不算“恶意占有”。可号码只有一个,总不能拆分使用。 事件发酵后,营业厅终于松口道歉并立案调查,但这远远不够。王恒怡的客户流失损失谁来补?新买家的30万该找谁要?失联的中间商找不到,运营商真能置身事外吗?要知道,即便是法院拍卖的靓号,也得经过评估、查封、公示等正规流程,哪有私下转手这么随意 。 现在王恒怡打算走程序,毕竟西安曾有类似判例:靓号经正规过户后被多次转让,最终法院认定善意取得的新用户无需返还 。 别轻信“中间商”的“正规手续”,手机号过户必须双方到场核对身份;自己在用的号码,定期查一下机主信息,缴费单多留几年准没错。毕竟王恒怡的经历已经证明,比丢了50万更可怕的,是对规则和信任的透支。 你说这消失的过户记录该找谁要说法?如果是你花大价钱买的号码莫名易主,会认栽还是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