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行笔江淮 | 定远:完善的公路网络赋能乡村振兴

大皖新闻讯近年来,定远县相继获得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等荣誉号。10月中旬,大皖新闻记者对该县公路建设对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交旅融合等,进行了调研。

定远县地处我省江淮分水岭北侧,与合肥、滁州、淮南、蚌埠四市互联互通。境内有京台高速、滁淮高速、明巢高速,有贯穿南北的国道G329和横跨东西的国道G328,还有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S319)等多条省道,已经形成了高速、国省道为对外主骨架,众多县乡公路为脉络,村级公路为补充的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

池河镇岱山新村紧靠G328。殷平/摄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西卅店镇地处定远县西,高潮村在西卅店镇西部,G328横贯东西,滴水大道纵穿南北,该村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据高潮村党总支书记杨孝磊介绍,发达的交通串联起各产业项目,构建了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格局。其中,众兴菌业年产值超亿远,带动当地千余人就业,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载体。特色果蔬种植基地结合休闲农业模式,形成四季可持继的乡村旅游吸引力。村内各农文旅项目点各美其美,吸引众多游客。

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就有一新建的居民安置点。大皖新闻记者看到,每一户都是两层小楼加一个有围墙的院子。据介绍,两层小楼的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左右。

杨孝磊说,下一步,高潮村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大内涵,高标准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

池河镇岱山社区野鸡王村民组,位于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岱山湖入水口。当地利用依山傍水的优美自然生态,结合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把这里打造成渔艺术营地。实施长300米、宽3.5米进村主干路和长150米、宽1.5米入户路硬化,使得进出村极为方便。渔艺术营地里有池河流域渔文化馆、烧烤广场、咖啡屋、星空影院、微菜园和停车广场等。该项目建成后,原村民组14户居民利用自家庭院从事文旅服务业,带动户均年增收1.2万余元。

岱山社区依托池河梅白鱼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优势,注册成立“梅白来”运营公司,分区布局梅白来“亲子研学”营地、军旅“亲水休闲”等文旅业态,通过直播带货、平台销售等方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真正搭起“共富工坊”,带富一方百姓。

村民已升级为产业工人

G329和滁新高速穿境而过,张桥镇交通十分发达。在2022年1月,张桥轻纺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现已建成厂房面积74.9万平方米,道路6公里。园区以轻型纺织加工为主导产业,主要招引苏州市吴江区和太仓市、绍兴市柯桥区等纺织业发达地区企业,致力于打造成为返乡创业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长三角新型纺织全产业链集聚区。

据张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相军介绍,张桥轻纺产业园共有注册企业45家,其中纺织类企业40家。现有织布机、加弹机、倍捻机、涂层类设备1万台套,可年产布匹7亿米,带动周边就业人口2000余人,技术工人工资水平在7000-9000元左右。村民门实现了家门就业,已升级为产业工人。

滁州市政茂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园区的一家企业。据该公司总经理张冬梅介绍,她的婆家就在张桥镇,她的公司以前在江苏太仓,于2023年回乡的,当年实现投产。回乡的原因,一是思乡,想带动家乡人共同致富,二是这里的交通四通八达。公司去年的产值是4000万元,聘请当地的村民有28人。

滁州和美食品有限公司的千张生产车间。

三和集镇大陈村坐落在定远县东北部,交通区位优越,省道,高速、高铁。这里的“三和千张”等特色产品畅销省内外。当地生产千张最大的企业是滁州和美食品有限公司。

据滁州和美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祥军介绍,该公司日用大豆4万斤,生产千张、素鸡、豆干等5万斤,主要销往长三角地区。他们企业帮助15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工资四五千元;还与上百户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收购他们种植的大豆。

“大水缸”成“聚宝盆”

江巷湖环湖路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更通过“交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定远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江巷湖环湖路全长21公里多,环江巷湖风景区一周。江巷湖是定远的“大水缸”,总库容量1.4亿立方米,风景优美,夏天有万亩荷花供观赏。这里还是大量候鸟的越冬栖息地,每年约有几万只各种鸟类成群汇聚于此越冬。冬季,这里是观鸟、拍鸟的热门景点。

江巷湖环湖路。殷平/摄

驾车行驶在环湖路上,水面烟波浩渺,不时能看到大片的残荷,草地上有水牛在吃草,小牛犊在欢快地奔跑;还能看到已经到来的白色候鸟在悠闲地觅食。据介绍,定远县交通运输局在修建此路时,就充分考虑到旅游的功能,增设了观景平台、亲水步道等。

江巷环湖路还环江巷湖的连江镇、张桥镇、吴圩镇和蒋集镇等串联起来,为农文旅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让江巷湖从定远蓄水的“大水缸”到“聚宝盆”的转变,实现蓄水与共富融合发展。

定远县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总长约103公里,连接池河、拂晓、三和、定城、西卅店、范岗等多个乡镇。道路两侧的彩色沥青道、植被绿化、景观打造等工程,极大地美化了乡村面貌,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和居住环境。

风景道如同一条金线,将散落在定远山水间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了丰富的旅游业态,将原本分散的景点整合成一条完整的旅游产品线,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形成了“快进慢游”的旅游新格局。

拂晓乡红石峡附近的农村公路。殷平/摄

拂晓乡境内的大横山丹霞地貌(红石峡)是一个由陡峭悬崖、红色岩石、幽深峡谷构成的天然景观,为安徽省独一无二,是户外探险和摄影的好去处。据介绍,风景道为游客来这里游玩打卡,提供了便捷的交通。

据介绍,风景道带来了稳定客流,直接刺激了沿线农家乐、民宿和餐馆的生意的繁荣,为当地土特产打开了销路。

村民家门口就有公交

定远县完善的公路网也为发城乡公交及交邮融合提供了条件。

定远县的公交车。殷平/摄

据定远县城乡公交公司总经理李阳介绍,该县实现了城市、城乡公交的无缝对接。目前,城乡公交开通了68条线路,线路覆盖了全县22个乡镇196个建制村,通达率达100%。结合城乡公交实际,开通了6条交邮融合线路,通过城乡公交携带小件邮件下乡,同时将农副产品等运送至至县物流中心,实现了邮件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有效融合。

三和集镇大陈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旭说,现在,村民的家门口就有公交站台,公交车从家门口穿梭,居民去城里上学、看病或者旅游体闲,都十分方便;外地的游客也可十分便捷来到大陈村,来买千张等特色农产品。

大皖新闻记者许大鹏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