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好了! 全国人都知道浙江人有钱了, 小伙半夜报警说丢了根吸管,能不能帮他找找,听到小伙说的,警察叔叔还以为听错了,吸管有啥值得好找的。 小伙赶紧解释他这根吸管是黄金做的,值10多万,他在街上找了半小时,实在没办了。 谁能想到,这根让警察叔叔愣了三秒的“黄金吸管”,不是小伙用来炫富的玩物,是他从杭州滨江一家珠宝工作室取的客户样品——浙江做奢侈品定制的老板多,有人爱把黄金做成钢笔、茶则,连吸管都要做成18K金的,说是“商务送礼有面儿,还能当收藏”。小伙是工作室的客户经理,这根吸管刚做完抛光,他连夜要送去义乌给客户看,结果骑电动车过路口时,装吸管的丝绒盒从口袋滑出去,等他反应过来,回头早没影了。 警察一开始也犯嘀咕:“10多万的吸管?别是恶作剧吧?”直到小伙掏出工作室的定制合同,上面明明白白写着“18K黄金吸管,重量42克,工费2.8万”,才赶紧调监控。凌晨的街道没多少人,监控里清楚拍到丝绒盒掉在非机动车道,被一个骑共享单车的大爷捡了——大爷大概以为是普通首饰盒,捡起来揣进了口袋,往附近的老小区去了。 小伙跟着警察找上门时,大爷正坐在客厅里,把盒子翻来覆去看,还跟老伴说“这盒子挺精致,里面的小管子金灿灿的,不会是铜的吧?”没等小伙开口,警察先亮了证件,说明情况,大爷吓了一跳:“我还以为是人家丢的小玩意儿,早知道这么贵,我当时就放原地等了!”赶紧把吸管拿出来,丝绒盒的边角都被他摸得有点毛躁,可吸管上的磨砂纹路一点没损。 这事传到网上,有人说“浙江人连吸管都用黄金,太浮夸了”,可懂行的都知道,这哪是浮夸,是浙江民营经济的“灵活劲儿”。杭州、义乌一带做珠宝定制、高端礼品的小厂多了去了,客户要做黄金算盘、银质茶具都不新鲜,连有些跨境电商都在卖“中式黄金小摆件”,吸管这种“小众定制”,不过是产业链里的一个小环节。小伙后来跟记者说,丢了这根吸管,他不仅要赔10多万,还可能丢了客户——浙江老板做生意最讲“靠谱”,连样品都护不好,谁还敢跟你合作? 其实浙江人不是“爱花钱”,是懂“把钱花在点子上”。就像这根黄金吸管,客户买去不是用来喝饮料的,是放在办公室当摆设,谈生意时提一句“这是浙江师傅做的手工金器”,既显品味,又能拉近距离。警察最后还跟小伙开玩笑:“下次再带贵重东西,可得把口袋拉链拉好,不然我们半夜还得帮你找‘吸管’!”小伙笑着点头,手里攥着装吸管的盒子,指节都有点发白——估计这一次,能让他记一辈子。 那些觉得“浙江人有钱任性”的,不妨想想:要是没有这么多敢做“小众定制”的商家,没有愿意为“特色产品”买单的市场,哪来这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丢黄金吸管”的事?说到底,这不是“有钱”,是浙江人把“小生意”做细、做精的本事,连一根吸管都能做成10多万的定制产品,这才是真的厉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