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直接跟荷兰摊牌了。 原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把你们那家中资芯片公司的中国CEO换掉,不然,我就把你整个公司拉黑。” 赤裸裸,连块遮羞布都懒得扯。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这儿。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本来是荷兰的,后来被咱们中国的闻泰科技正儿八经花三百多亿给收购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利润高得吓人,专门给欧洲各大车企供货,离了它,很多生产线都得停。 你知道安世在全球芯片圈的分量吗?它可不是普通小厂,做的是汽车心脏里的“电力管家”——功率半导体。宝马的发动机控制、大众的车载电路、博世的自动驾驶模块,都得靠它的芯片撑着。更狠的是,这家公司是行业少有的IDM模式,从芯片设计到晶圆制造再到封装测试,全链条自己说了算,手里攥着成熟制程的稀缺产能,新玩家想复制都得熬好几年。 闻泰2019年花330多亿收购它的时候,这公司还是从恩智浦剥离出来的“包袱”,全球排名才第11。结果中国团队一接手,五年时间就把它抬到了全球第三,年出货量突破千亿颗,光给荷兰缴的税就有1.3亿欧元,还在欧洲雇了几千人。这么亮眼的成绩单,本该是跨国并购的典范,却成了美国眼里的“钉子”。 美国哪是真在意CEO是谁?它是盯着“中资控股”这四个字眼,想把成熟制程的供应链也攥在手里。2025年6月就私下给荷兰递话,不换中国CEO就把安世拉黑,等到9月美国出口管制新规一落地,荷兰立马动手了——动用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冻结资产、罢免CEO,把闻泰99%的投票权都给托管了。荷兰智库说得直白,他们跟美国在防务上绑得太紧,根本扛不住压力。 可荷兰忘了,它的饭碗早跟中国绑死了。安世80%的终端产能在东莞,全球70%的车规级芯片都从这儿出货。它刚动手,中国48小时就祭出反制:先禁了东莞基地的核心产品出口,宝马、大众立马慌了,交货率从95%跌到3%,生产线都快停了;接着又掐了稀土出口,这一下直接戳中ASML的软肋,毕竟高端光刻机离了中国稀土根本造不出来。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这步棋藏着更大的算计。俄乌冲突时它冻结俄罗斯3300亿资产尝到了甜头,现在拿安世练手,就是想测试下“冻结中资海外资产”的反应。中国海外资产保守估计10万亿美元,一旦台海有风吹草动,它说不定就怂恿盟友动手。安世要是认栽,德国、法国的中企可能都得跟着遭殃,新能源、生物医药这些领域全得被“审查”一遍。 欧洲车企最先扛不住,集体发声明求解决方案,却不敢骂荷兰一句。他们心里门儿清,汽车半导体研发周期要两年,上车验证更是严苛,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货源,断供一天就得亏几千万。荷兰自己也慌了,主动求磋商,可中国压根没接茬——这时候松口,就是给后面的“跟屁虫”递信号,以后谁都敢来抢中企资产。 这事儿彻底撕下了西方“市场经济”的遮羞布。合法收购的企业说抢就抢,商业规则成了地缘博弈的垫脚石。美国以为靠霸权能卡住供应链,却没想到中国早有后手:稀土管控、自主EDA研发、反外国制裁法,每一张牌都打在要害上。安世中国基地直接发信跟荷兰切割,独立运营不听指令,这底气可不是凭空来的。 说到底,美国的霸权逻辑早就过时了。全球化的链条上,谁也不是孤立的节点,你能施压盟友,别人也能掐住你的供应链。荷兰当“出头鸟”的下场,只会让更多国家看清跟着美国混的代价——生意黄了,信誉没了,最后还得自己擦屁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