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您见过新娘子当面退红包的吗?前几天我表姐去佛山喝喜酒,揣着精心准备的6888块红包,刚递到新娘手里,人家手指头轻轻一捻就折了个角,笑眯眯塞回来说:"阿姐吉利话没说全呐!"全场二十多桌客人都看傻了眼,还是司仪打着圆场说这是顺德老规矩,原来当地人结婚,新娘子得摸了红包说句"添丁发财"才算吉利!要我说啊,这婚俗里的门道比菜市场砍价还讲究。 这事让我想起上个月在广州喝早茶听到的怪事。隔壁桌两口子为了200块份子钱吵得脸红耳赤,老爷子拍桌子说:"当年我娶你妈时,全村凑的猪头钱都没要回!"您说现在这人情债是不是比高利贷还吓人?我特意查了查,光广东各地婚俗就能写本书:东莞要给新娘"利是"压床脚,中山人结婚要带甘蔗求甜到白头,最绝的是潮汕地区,新人要给伴娘塞红包才能拿到捧花! 要说这折角红包的讲究,那可大有来头。在顺德乐从镇,人家从90年代就开始流行"勿带礼金"的请柬,现在发展到连红包都要过过手就还。您别看新娘子手指头翻飞像变戏法,这里头藏着三重礼数:一摸是"收下祝福",二折是"留下情分",三返是"守住本心"。去年清远阳山还有个新鲜事,八十岁的老伯参加婚礼,愣是把准备好的红包又塞回自己裤兜,笑呵呵说:"咱这把年纪还随什么礼,来吃口热乎饭就欢喜!" 您可能不知道,这股清风早吹到北京城了。上个月中央文明办开会,专门点赞顺德新人"讲心不讲金"的做法。现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都在学这个招数,河南农村搞起"婚礼直办",浙江年轻人流行旅行结婚,连上海滩都出现了"份子钱众筹"十个人凑个红包合着送,既体面又不伤荷包。 要我说啊,这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妙不可言。您看佛山人把婚宴办成"感恩宴",新人给长辈敬茶时必说"多谢您来见证",比那些虚头巴脑的承诺实在多了。听说有个广州老板去年参加五场婚礼,愣是没花一分钱份子钱,全靠带自家腌的凉茶、手信走亲戚,倒把人情往来变成了美食交流会。 最后给年轻朋友们提个醒:下次参加广东婚礼千万别塞红包!人家会说"心意收到"还给您备好伴手礼呢。就像顺德阿婆说的:"人情紧过债,但人情不是债。"您说这老规矩是不是比银行利息还金贵?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