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再受到反对助手或政府护栏的束缚】
(美联社)——唐纳德·特朗普正在玫瑰园向观众讲述他为平息首都暴力事件所做的努力,突然,他的话被过往车辆的警笛声淹没了。
“听听那声音的美妙,”特朗普咧嘴一笑,又补了一句,“这可不是什么‘政治正确’的警报器。”
这一时刻发生在向已故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追授总统自由勋章的肃穆场合中,凸显了特朗普不惜一切代价推行"法律与秩序"的主张如何成为其第二任期的核心纲领。
他已向民主党主政的城市派遣部队,并命令蒙面的联邦特工围捕非法移民。他暗示美国大城市或可成为军方的“训练场”,甚至放话准备启用《叛乱法》,让政治对手无法借法院之手阻挠他的计划。
如今,毫无连任压力的特朗普,终于把“铁腕治罪”从竞选标语变成日常现实。第一任期里那些曾按住他极端冲动的幕僚、将军早已被忠诚派取代;执法“老规矩”被踩得支离破碎,司法部则被他拿来当打击政敌的“武器”。
周三,他在椭圆形办公室为名为“酷暑行动”的扫荡战果站台。FBI局长卡什·帕特尔和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分列左右,特朗普宣布:已逮捕8000多人。
“去年竞选时我提过犯罪,没想到第二任期会把它当成主业,”他说,“现在这成了我的激情所在”,而且“我们才刚刚开始”。
某种意义上,这正是1970—80年代那个犯罪横行、市民求严打的老纽约,在少年特朗普心里种下的种子,如今终于开花结果。
地方官员并非没有反抗。向芝加哥、波特兰派兵的计划目前被法院拦下;他扬言上诉必胜,但也不排除直接动用《叛乱法》。而在洛杉矶、华盛顿、孟菲斯,国民警卫队已开上街头,日常节奏被彻底改写。他还放话可能“照此办理”的城市名单越拉越长:巴尔的摩、新奥尔良、纽约、波士顿……甚至威胁要撤走明年世界杯在福克斯伯勒的比赛,除非当地“加力度”。
——“把警察还给我们”
特朗普对“嫌犯”采取最极端姿态,早在30多年前就公开上演:1989年中央公园慢跑者案中,他买下整版广告, headline 大写“恢复死刑!把警察还给我们!”——呼吁处决那5名最终被平反的非裔与拉丁裔少年。2002年真凶DNA破案、五人冤狱得雪,此案至今被民权人士视为司法种族偏见的标本。
“当年那股劲儿,就是今天的配方,”孟菲斯密西西比大道基督教教堂的J·劳伦斯·特纳牧师说。孟菲斯62%人口为非裔,市长、县长皆为黑人,却被特朗普“妖魔化、点名打击”,“他看待我们的方式,跟他几十年来看待有色人种的方式一模一样——如今这位总统彻底放开了手脚。”
——第一任期:试水
2020年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后,特朗普也曾把现役部队开进华盛顿和波特兰,但时任防长马克·埃斯珀等幕僚极力阻挡更大规模的军事镇压。埃斯珀后来回忆,特朗普曾问:“就不能直接开枪?打腿也行。”
同年,他却签下两党合作的《第一步法案》,旨在减少联邦监禁人口、缓和量刑差异——金·卡戴珊的游说功不可没。然而到了2024年党内初选,这部法案成了右翼攻击他的把柄;竞选舞台上,他再不谈减刑,只高呼“毒贩、杀警者一律死刑”,并猛批“无现金保释”等改革措施。
——“我们要拯救每一座城市”
如今,他把“愈狠愈吃香”当成选举算术。“我们要让所有城市基本实现零犯罪,”他说。身边再无人劝戒,只剩一片附和。
“这一回,他周围的人不仅支持,还鼓励他加码,”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帕特里克·埃丁顿说,“任何一项都够吓人,而它们正在同时发生。”
民调也让他尝到甜头。美联社-NORC最新调查显示:在他经济、移民支持率下滑之际,“严打犯罪”成了最得分的议题。81%的美国人认为大城市犯罪是“重大问题”——尽管数据显示,疫情高峰后暴力犯罪已全国性地回落。
——“让全体美国人更安全”
白宫否认“打黑”有种族色彩,称各地用兵“事由各异”:田纳西共和党州政府主动求援孟菲斯;波特兰、芝加哥则是“保护联邦移民执法”。发言人阿比盖尔·杰克逊称:“总统的果敢行动正在兑现竞选承诺,让所有美国人更安全。”
然而,把部队开进城市,既能让特朗普把民主党对手描成“纵容犯罪”,又方便他用末日口吻夸大实情——再把自己“立竿见影”的战果吹到天上。
他连周渲染“波特兰全城着火”,宣称“我来之前华盛顿是人间炼狱”,如今更张口就来“华盛顿犯罪已归零”——事实远非如此。
民权与人权领袖会议主席玛雅·威利直言:这套做法不过是特朗普品牌的延伸,“公然拿种族议题制造分裂,巩固基本盘,借此攫取本不属于总统的权力”。
的确,他如今谈起罪犯,连 redemption 这个词都懒得提。
“他们有病,”他最近说,“而我们要把他们清除干净。”美式威权美国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