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俄外长警告“战斧”导弹将重创俄美关系 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短暂的缓和期,可能随着“

俄外长警告“战斧”导弹将重创俄美关系 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短暂的缓和期,可能随着“战斧”巡航导弹的交付而画上休止符。 10月16日,俄外长拉夫罗夫15日表示,在俄美两国总统阿拉斯加会晤后,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印象,即俄美关系已开启新的篇章。两个月过去后,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印象,即这一谨慎的乐观有些为时过早了。 “战斧”巡航导弹,这个备受瞩目的武器系统,正在成为俄美关系的新痛点。拉夫罗夫毫不掩饰地警告,美国若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将不仅导致局势严重升级,更会对俄美关系正常化前景造成“巨大损害”。 原本在阿拉斯加特普会后稍稍回暖的俄美关系,正站在新的悬崖边缘。 01 短暂暖意:阿拉斯加会晤的遗产 两个月前,阿拉斯加见证了俄美领导人四年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当时,普京总统曾表示俄美关系实现翻篇并恢复合作“重要且必要”。 不少观察家对此抱有期待,毕竟这是自2021年6月以来俄美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 俄美双方将会晤地点选在阿拉斯加颇具象征意义。这里是美国与俄罗斯最接近的州,两地通过白令海峡相连,最窄处仅约88公里。 地理的接近似乎暗示着外交的靠近,尽管这种靠近极为谨慎。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当时分析,“双方能见面就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此次能在俄乌停火问题上达成一些框架性的共识,就能为美俄双方的继续会晤、俄乌领导人的后续见面创造有利条件。” 02 “战斧”阴影:质变的关键节点 拉夫罗夫的警告并非孤例。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已两次就“战斧”导弹问题发出警示。 10月2日,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全体会议上指出,如果没有美国军人的直接参与,乌克兰将无法使用“战斧”导弹。 五角大楼内部也有类似担忧。美国《纽约时报》援引军事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向基辅提供用于发射“战斧”导弹的美国“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将推动美国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对峙。 拉夫罗夫点明了问题的核心:“所有专业人士都明白,此类武器系统的实际操作人员只能是生产国的现役军人。” 03 欧洲角色:渴望将危机转为“特朗普的战争” 在这场危机中,欧洲国家的角色同样微妙。拉夫罗夫在采访中直言,“欧洲渴望迅速将俄乌冲突转变为特朗普的战争。” 在阿拉斯加会晤前,欧洲已显露出不安。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任何有关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都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 欧洲各国明确表示,“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无法决定其和平之路”。 欧洲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在6日与欧洲领导人通话时提到,阿拉斯加会谈仅限美俄乌三国领导人参与,不会包括任何欧洲国家的代表。欧洲似乎被排除在谈判进程之外。 04 乌克兰算盘:泽连斯基的白宫之行 就在拉夫罗夫发出警告的两天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计划访问白宫。特朗普13日证实,他定于17日在美国白宫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两人预计将商讨美向乌提供“战斧”导弹问题。 泽连斯基一直坚持“任何对乌克兰不利的决定,任何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决定,都是违背和平的决定”。 在领土问题上,泽连斯基的态度始终强硬。他曾在官方社交平台发文强调,“乌克兰宪法中已经有了对乌克兰领土问题的回答。没有人会、也不能背离这一点。乌克兰人不会把自己的土地拱手让给占领者。” 05 俄中协作:拉夫罗夫对华保证 耐人寻味的是,在同一次采访中,拉夫罗夫特意强调了俄中关系的稳固。他明确表示,“俄罗斯绝不会与任何国家建立针对他国的联盟,特别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拉夫罗夫强调了俄中关系的条约法律基础,称这些文件清晰界定了双方的“双边关系——始终致力于相互支持,在经济建设、国防能力提升和国际舞台地位巩固方面持续深化协作”。 这一表态仿佛在向美国示意: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并非孤立无援。 白宫内部,关于是否提供“战斧”的讨论仍在继续。美国副总统万斯此前表示,白宫正在讨论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巡航导弹的可能性,最终决定将由美国总统做出。 特朗普总统此前虽然证实他将于10月17日在白宫会晤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商讨美向乌提供“战斧”导弹问题,但他尚未就此问题作出最终承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