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高管称中国仍是亚太地区主要增长地区】
(南华早报)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高管表示,中国将成为该集团五年计划的“超级贡献者”之一,该计划旨在将亚太区监管资产规模翻一番,达到约 6000 亿美元。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丹·沃特金斯 (Dan Watkins) 周二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将该地区的业务发展到 1 万亿美元。”
他表示,这家美国公司运营的三大资本市场——中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将支持其增长计划。该公司在该地区七个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较2019年翻了一番。
沃特金表示:“中国是我们重要的长期战略重点。我完全相信我们在中国境内资产管理业务的长期前景。”
他补充说,这项业务将占该公司区域和全球业务的“很大一部分”,但他没有提供具体数字。
沃特金的评估反映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科技和能源领域的大型企业,以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
沃特金斯表示,随着国际和中国散户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日益浓厚,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将成为一个增长领域。
他说:“目前,中国境内最成功的产品之一是 ETF,因此我们正在构建该产品能力以满足投资需求。”
晨星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ETF市场市值突破5万亿元人民币(7002亿美元),较4个月前的4万亿元人民币有所增长。
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ETF市场,显示出其在帮助国际投资者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获得稳定回报方面的潜力。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区 ETF 业务主管 Philippe El-Asmar 在另一次采访中表示,该公司于 2023 年全资拥有与上海国际信托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并已向在中国上市的 10 只 ETF 投资了约 45 亿美元。
埃尔-阿斯马尔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将管理的资产增加两倍,在五年内增加六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 ETF。
所谓的主动型ETF(通常包含额外的研究、证券选择和投资组合构建元素)将成为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在中国的重点,由于监管限制,此类产品在中国的采用有限。
沃特金斯表示:“坦白说,在中国推出被动型ETF是为了让投资者认可我们作为ETF提供商的身份。因此,一旦监管法规发生变化,我们将准备好将主动型ETF引入中国市场。”
他补充说,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计划利用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的跨境互联互通计划开展更多工作,例如共同基金认可计划和财富通。
沃特金斯表示:“如果这些跨境计划继续发展,那么对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
沃特金斯表示,作为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的亚太区总部,香港将在产品创新和吸引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表示,该公司在亚洲的155名投资专业人士大多驻扎在香港,并充当着“业务的引擎”。
过去两年,流入香港投资产品的资本大幅增加,总流入额从2024年的450亿美元和2023年的270亿美元攀升至今年的620亿美元。沃特金斯表示,这反映出零售参与度的提高和资本流动的更加活跃。
对于在香港招聘人才的可能性,沃特金斯持开放态度。“如果我们的业务持续增长——事实上一直在增长——那么我会得到领导层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将拥有服务客户所需的资源,”他说道。该公司目前在亚太地区拥有约1500名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