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最近提了个主意,别总吵着统一不统一了,先去查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户口本! 这些年来,关于两岸统一的话题,两岸各个渠道几乎天天有。各种方案、各种预测、各种争吵,大家都听得耳朵都长茧了。 可回头一看,岛内的情况却越来越复杂,身份认同、历史认知、族群情感,各种矛盾越搅越乱。喊口号容易,真要“对表”却发现,很多人根本没搞明白自己是谁、自己的根在哪。 高志凯教授这主意,其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别再光喊口号了,先把人搞明白。你说自己是台湾人,那你的祖上是闽南、客家、山东、浙江,还是外省移民? 你说自己“天然独”,可你家的老照片、祖宗的牌位上,写的还是“福建晋江”“广东梅县”这些地名。要是户口本一查,大家都发现根还在大陆,这种“割裂感”不就没那么大了吗? 别小看户口本这几页纸。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谁家祖宗八代都得有个来龙去脉。台湾2300万人,绝大多数祖上都是从福建、广东一带渡海过去,最多不过三四百年历史。 真正的“土著”极少,大部分家庭的祭祖习俗、方言、饮食,还能追溯回大陆的某个县城、某个村。 如果把这些户籍档案、族谱家书、家乡老照片整理出来,做成一份“台湾2300万人的寻根地图”,那画面一定很震撼。 到时候,不管是岛内的年轻人,还是海外的华裔,看了都得感叹一句:原来咱中国人的根,真的断不了。 现在岛内有些年轻人,常常说“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其实不少人是被“去中国化”教育搞糊涂了。 你让他回老家看看,福建、广东的亲戚一见面,照样亲得不得了。血缘、乡音、口味,这些东西骗不了人。 所以,高志凯教授提议查户口本,就是让大家冷静下来,别再被“身份标签”绕晕。你说你是“独立个体”,结果你家三代前的墓碑还在大陆。 这种“根”的力量,是再多政治口号都切不掉的。有些人一听“统一”,就觉得是大陆要“管”台湾。其实最打动人的,反倒是“亲情牌”。 你说服一个人靠强势很难,但要是让他发现“原来我和你是同宗同源”,那种亲切感一下就来了。两岸关系就是这样,靠喊口号拉不近距离,靠寻亲认祖,反而容易让情感破冰。 设想一下,要是哪天台湾主流社会真把族谱、户籍、历史全都梳理一遍,官方、民间、学者共同做普查,再配上故事、纪录片、互动活动,岛内很多人恐怕都会有“认亲”的冲动。 高志凯教授的话,表面上是学术建议,实际上很有点心理攻势的味道。岛内有人闹“台独”,其实很多都是心里没底。 你真让他翻翻家谱,发现自己祖上就是福建泉州的渔民、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立马就心虚了。到那时,“天然独”还怎么讲得出口? 高志凯教授这个查户口本的建议,说白了,是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两岸回归到最朴素的亲情和血缘。两岸关系,不只是政治口号,更是2300万个家庭的故事。 等大家都发现,自己和对岸其实是一家人,这份“认同感”才是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两岸统一之路,归根结底,是“找回家”的过程。 正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要血脉还在,亲情还在,统一就迟早是水到渠成的事。和其天天争论,不如回头看看自己的“家谱”,也许答案就藏在那本老户口本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