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吴石,已经是国民党的中将了,代号“密使1号”。被捕之后,老蒋派去劝降的,是毛人凤

吴石,已经是国民党的中将了,代号“密使1号”。被捕之后,老蒋派去劝降的,是毛人凤。 吴石这个人,名字搁在国民党那堆高级将领里,谁都不会觉得怪,正牌的海军中将,穿着军服,手里有兵,能调动一堆军事参谋,身份就摆在那儿,可谁知道,他背地里还有个身份,中共的“密使一号”,这事新华社点过名,档案里写得明明白白,不是瞎传的。 他干的事,就是把台湾那边最核心的机密,一份接一份往大陆送,特别是那会儿台海最紧张,大大小小的情报都齐全了,送回去的不是那种小道消息,是直接影响到对岸怎么部署,怎么决策都离不开他送的材料,他位置太高了,情报的分量太重,连毛人凤都得出面亲自劝他回头。 最后的结局,档案馆里那八个字写得清楚,“问心无愧,绝不低头”。 这算间谍还是信仰,这些词怎么说都行,反正到最后一刻,他没回头。 吴石这种人,真不是普通的情报员,他是国军大将,海军副总司令,核心的防务,军队的调度他全知道,另一头,他又是大陆头号潜伏人员,他压根用不着偷偷摸摸在街上跟人递纸条,他就坐在会议室正中间,台湾那边军队每一次怎么动,怎么布置,他都是第一时间知道,第一时间决定,有些情报送出去不是参考一下就行,是直接让解放军对台的方案有了底。 台湾后来自己解密的一些东西,那些图纸,直接帮大陆把计划都定下来了,吴石也不是一个人在干,他身边还有朱谌、聂曦、林中斌,全都是骨干,这几个人,台湾军事审判的案卷上都写在最前面,普通媒体上查不太到,可对台湾来说,这几个名字太扎眼。 抓捕这事怎么开始的,1950年初,国民党内部的情报网出了问题,有人顶不住了,有人被抓,名字一个一个往外说,传到吴石这儿,危险就彻底爆开了,他要是不认还好,一认整个系统就露了底。 毛人凤一出场,谁都紧张,几十年的老特务,什么手段没见过,他先不杀,先劝,想让吴石从内鬼变回忠臣,这不光能拿来做宣传,还能顺藤摸瓜,拉出一大串名单,劝降那套话术,讲交情,念家人,画大饼,给活路,这招毛人凤自己都用烂了,很多人三天就扛不住全招了。 吴石没动,态度一直没变,不翻供,不签字,不指认别人,连自保都没想过,就说“我无罪”,“问心无愧”,对方手里的证据他都懂,电报,交叉验证,有人招供,这些都动摇不了他心里的那条线。 毛人凤劝了好几天,没用,蒋介石那边就批了死刑,程序走完。 1950年6月10日,枪决地点在马场町,吴石、朱谌、聂曦、林中斌一起被带走,没人喊冤,没人求情,走路那会儿就留下一句话,“我对国家尽忠”。 哪个国家,台湾那边一直想回避这个问题,吴石没喊“解放军万岁”,可他的行为,他的结果,他的选择,全都写在那一沓沓的情报里了,快到中午,枪声一响,几个人同时走完。 台湾马上开了发布会,说破获了大案,军心稳了,情报系统也清理了一遍,可这事远没结束,大陆那边没出声,心里都明白,这批潜伏网络全没了,但这些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接受了这个后果,没人掉链子。 后面几十年,吴石这件事都压着没怎么大张旗鼓地讲,直到2003年才追认他为烈士,五十多年过去,这事太敏感,身份问题太复杂,背后的意思也多,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它说明中共那时候真在对岸埋下了“钉子户”,潜伏的网络能打穿到最高层,这才是关键。 吴石死的那天,是结束也是个新的开始,从那以后解放军用的方案,图纸,数据,都得提一句密使一号,拿来就能用的那种。 台湾这边后来也松了口,80年代立法机构开始查当年的审判,说没律师,没证人,量刑也乱,枪决的时间程序都不对,90年代监察院的报告直接说,这案子得重新审视,历史定位要再看看,说明他们心里也有数,当年办得太快太粗,案子后面人都没了,档案也剩得不多。 吴石这个名字,删不掉,在情报史上是绕不开的一页。 信仰这东西不是挂在嘴上的,不是那种理想主义,他是个军人,懂规矩,泄密的后果他清楚得很,但他选了那条路,没被官职拴住,没被荣誉拉住,也没想过要做什么传奇,他只知道有些事要做,能做,该做,出了事自己一个人扛。 现在再回头看,这种人太少了,干事前总要问能不能保密,有没有人兜底,怕不怕追责,吴石从头到尾没考虑这些,他死得不是在战场上,但分量一点不轻,有时候不说话,沉默着扛事,也是另外一种勇气。 对手记得他,是最难对付的内鬼,自己人记得他,是最能托底的同志,他没有台前的光环,只是在那段最黑最沉的线上,靠他一个人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