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为什么把明兰和小公爷比作“明皇杨妃”?如今再看才发现顾廷烨把明兰和齐衡比作“明皇杨妃”这话,真是戳中了两人感情里最痛的根儿——看似是说“爱而不得”,实则道尽了“身不由己”的残酷。 顾廷烨看得太透了,齐衡对明兰的喜欢是真的,就像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也是真的,可这份真心,在“江山”与“家族”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唐明皇不是不想保杨贵妃,马嵬坡兵变时,他也舍不得,可一边是哗变的将士,一边是摇摇欲坠的江山,他只能闭眼赐下白绫;齐衡也不是不想娶明兰,他为了这段感情也挣扎过、争取过,可齐家一门荣辱压在他身上,他背负的不是自己的幸福,是整个家族的生死存亡,就算再爱,也不可能为了明兰豁出一切。 说到底,这两个比喻的核心,从来不是“爱得不够深”,而是“身份所困,不得不舍”。唐明皇是帝王,江山是他的命根子;齐衡是齐国公府的独苗,家族荣辱是他的枷锁。他们都不是普通人,不能只凭着一腔爱意过日子——唐明皇保不住杨贵妃,不是没担当,是江山不允许;齐衡娶不了明兰,也不是没勇气,是齐家不允许。顾廷烨点出这层,就是想告诉明兰(也告诉观众):有些感情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身不由己”上,不是谁负了谁,是现实容不下纯粹的爱情。 更扎心的是,这比喻还藏着一层对“女性处境”的叹息。不管是杨贵妃还是明兰,在这段关系里都是被动的那一方。唐明皇舍了杨贵妃,保住了江山;齐衡舍了明兰,保住了齐家,最后承受这份“辜负”的,永远是那个被“舍”掉的女人。杨贵妃成了兵变的牺牲品,明兰也差点困在这段没结果的感情里受伤,就像顾廷烨暗戳戳点明的:在这种“江山”与“家族”的抉择里,女人往往是最无辜的代价。 顾廷烨这话说得够狠也够准,一下子就把齐衡和明兰的感情本质说透了——不是不爱,是爱不起;不是不护,是护不住。 你们再看这段时,有没有觉得顾廷烨这比喻太戳心?要是齐衡真像他说的那样“保不住”明兰,那你觉得明兰后来放下这段感情,是因为看清了齐衡的“身不由己”,还是彻底明白“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