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

中国一定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一旦俄罗斯打赢了,我们必须在这两件事情上,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俄乌战争前期,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有些不稳定,这也就导致“俄罗斯衰败”的论调甚嚣尘上,进而使得很多人讨论,若俄罗斯战败了我们该做些什么。 战争消耗的可不只是枪炮,2025 年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 GDP 的 6.8%,比 2022 年翻了一倍还多,大量资源都往军事领域倾斜,工业、农业的发展节奏全被打乱了。 就拿能源开采来说,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油田,因为技术人员被征召、设备维护跟不上,2025 年的石油产量同比下降了 9%,天然气出口量也少了 12%。就算冲突结束,要把这些产业拉回正轨,至少得十年八年。 光油田的设备更新就得投入 200 亿美元,农业领域的耕地恢复、农机补充也得花不少钱。这种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打交道,就得拿捏好分寸:既不能让俄罗斯因为资源短缺影响合作,也不能过度依赖单一合作领域,毕竟 “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太冒险。 历史的教训也得记着,北约国家向来不怎么讲 “条约精神”。当年雅克萨之战后,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可后来还是因为各种变故多次重新谈判;再看北约,1990 年承诺 “不向东扩张一英寸”,结果这些年陆续吸纳了 14 个东欧国家,把军事部署推到了俄罗斯家门口。 这些事都说明,国际合作里没有 “一劳永逸” 的协议,就算俄罗斯赢了,后续的合作也得留好 “后手”,不能太天真地觉得签了合同就万事无忧。 那第一件要准备的事,就是调整和俄罗斯的贸易往来。俄罗斯是资源大国,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 19%,天然气占 15%,能源合作是双方贸易的 “压舱石”。 可要是俄罗斯战后重建,肯定会调整资源开采和出口策略,比如为了筹集重建资金,可能会提高能源出口量,但也可能因为设备短缺导致短期供应不稳定。 中国得提前和俄罗斯协商好 “长期供应协议”,比如锁定未来 5 年的石油进口量,同时约定好价格波动的应对机制,避免因为国际油价大涨大跌影响国内能源稳定。 除了能源,还得拓展其他贸易领域,比如俄罗斯的小麦、大豆等农产品,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小麦才占总进口量的 3%,其实俄罗斯的优质小麦产量充足,完全可以增加进口。 还有工业制成品,俄罗斯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建材,中国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这些企业,完全可以提前布局,既帮俄罗斯重建,也扩大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让双方贸易从 “能源单极” 变成 “多领域互补”。 第二件要准备的,就是应对复杂的外交局面。俄罗斯打赢后,地缘政治格局肯定会变,周边的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可能会更依赖俄罗斯;而美国、欧盟大概率会加大对俄罗斯的围堵,甚至可能把矛头转向和俄罗斯合作的中国。 中国得提前和各方沟通,把自己的立场讲清楚: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是基于互利共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干涉他国内政。对美国和欧盟,要通过经贸对话、气候合作等渠道,减少他们对中俄合作的误解,比如强调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是为了保障全球能源供应稳定,不是 “选边站队”。 还得警惕一些国家 “搅浑水”,比如日本、菲律宾可能会在美国的怂恿下,在南海、台海问题上搞小动作,中国得提前制定应对策略,该加强军事演习就加强演习,该开展外交斡旋就开展斡旋,确保自己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 其实不管国际局势怎么变,中国的核心思路都是 “稳”,稳住能源供应,稳住贸易伙伴,稳住外交格局。2024 年中国已经和俄罗斯签订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协议》,未来还会继续完善能源运输通道,就算俄罗斯短期供应有波动,也能通过中亚、中东等其他渠道补充。 在外交上,中国已经和 180 多个国家建立了伙伴关系,就算面对西方的压力,也有足够的 “朋友圈” 支持。当然,准备得再充分也不怕多,毕竟国际上的事总有意外,提前多想一步,就能在变数来临时多一分主动。 当然,这些准备,都是以俄乌战争俄罗斯胜利为前提做出的规划,现在战争还在进行当中,谁胜谁负还没有分出结果,而且即使俄罗斯胜利,中国也未必会面对这些情况,不过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评论列表

Amor丶
Amor丶 3
2025-10-11 20:29
需要你来操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