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传统文化|古建筑上鸱吻的历史演变大全

♦️螭吻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它是龙与鱼结合所生,所以螭吻又叫鱼龙,常见于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中。 螭吻的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龙头鱼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辟火,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鸱吻是我国古建筑中重要的屋顶装饰构件,它突出于正脊两端,用陶或琉璃制成,有固定屋瓦的作用。 - ♦️北魏北齐 鸱尾形象,向上翘起,尾部向正脊中央弯曲,没有特别的装饰,简约明朗。 - ♦️唐代 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此时的鸱尾形象更加浑厚简明,较前时代相比,鸱尾与主体建筑的融合度更加精湛,成为整体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 ♦️北宋 宋代绘画有很多建筑题材的作品,可以直观反映出鸱吻这一构件的时代的造型特色。 《瑞鹤图》手法写实,再现了北宋宫廷建筑的风貌。同样也忠实反映出北宋皇家建筑上鸱吻的具体形象。从这个时代开始,鸱吻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尾”开始变成了猛兽的“吻”了。 - ♦️辽代 独乐寺山门鸱吻高约1.5米,尾部顶端远远挑出并向内卷。迄今为止,学界公认独乐寺山门上的鸱吻乃辽代原物,为现存古建筑鸱吻之最早实例。 - ♦️西夏 西夏鸱吻的尾部特征鲜明,明显呈鱼尾状,翻卷上翘,与隋、唐甚至更早时期的鸱吻风格更接近。 - ♦️金代 与独乐寺山门辽代鸱吻比较,华严寺的金代鸱吻有耳有足,尾部上扬,外侧由下至上层层出挑,造型虽依然向上内卷,但弧度减弱。 - ♦️元代 永乐宫元代琉璃鸱吻遗存,成为元代琉璃佳作。是用红泥作胎,上面施孔雀蓝釉色,形状为巨龙盘曲式。整体釉色艳丽,造型特殊,举世罕见。 - ♦️明代 智化寺的琉璃鸱吻是明代官式建筑的代表。 花团锦簇的介休后土庙,五彩斑斓,造型夸张,形象极度生动富有活力。 - ♦️清代 清代鸱吻造型更为灵动夸张,装饰华丽繁复,强调细节表现,质感强烈,具有高写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