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吉林首起间谍案告破,潜伏者落网,惊人阴谋令人震惊(二)

一个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消失了!不是魔术,不是科幻,而是发生在1948年吉林的真实案件。盖南云和阮尧义这对搭档,亲眼

一个人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空消失了!不是魔术,不是科幻,而是发生在1948年吉林的真实案件。盖南云和阮尧义这对搭档,亲眼看着柳大有走进"大祥饭庄",可二十分钟后,当军用卡车带来两个班的解放军战士,把饭庄翻了个底朝天,连米缸水井都查过了,柳大有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事儿要是搁现在,绝对能上热搜,让人直呼"见鬼了"。

盖南云当时就坐不住了,拉着阮尧义直奔饭庄。两人盯着柳大有从长春跟到吉林,又亲眼看着他走进饭庄,这会儿人没了,能不奇怪吗?我猜他们当时心里肯定咯噔一下:"这到底什么情况?难道我们眼花了?"警方把饭庄从老板关玠到所有伙计全带走了,饭庄也查封了,留人看守。这阵势,啧啧,够仗义的。

负责此案的是吉林省委社会部下辖公安机关的政保处。领导听完盖南云和阮尧义的报告,立马组建了专案组,让这俩人当正副组长,加上纪新纲、林广富、刘荫良、梁昀、秦孝安五个警察,总共七个人,开始调查这起离奇失踪案。

专案组成立后头一件事,就是把"大祥饭庄"的所有人,从老板关玠到账房、伙计、厨师、杂役,一共十一人,全部提审。柳大有是盖南云和阮尧义亲眼看着进饭庄的,之后再没露面,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而这猫腻,恐怕只有饭庄内部人才知道。

七个人分别讯问这十一人,厨师和杂役四人很快就排除了嫌疑——他们压根没见过柳大有这么个人。账房先生丁某也表示没见过这个人。

不过,在讯问跑堂时有了点收获。门口负责招揽顾客的单姓伙计说,确实有个长得像柳大有的男子进了饭庄,被他安排在了五号座头。负责五号座头的伙计叫老牟,阮尧义问他时,他一口咬定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把小单拉出来对质,老牟才承认是他接待了柳大有,不过他说不认识这个食客。

阮尧义就问他:"那人进了饭庄,却没见出来,到底怎么回事?"

老牟告诉警察,这个客人进来时,他就觉得面熟,以前好像来过,但具体是谁想不起来了。落座后,这人没点菜,而是让老板过来,神态特别傲慢。就是这个"唤"字和对方的傲慢,让老牟想起来了——以前此人确实来过饭庄,老板当时对他那个客气啊,简直就像奴才见了主人。

老牟知道,自家"大祥饭庄"的老板也是见过世面的,怎么见了这个客人如此低三下四?他自然不敢怠慢,赶紧去后面请老板。老板正在抽大烟,被老牟打断,自然很不爽,跟着老牟来到店堂。可是一看到来人,老板立马换了副脸孔,恭恭敬敬把对方往后面请。之后,老牟就再也没见过那个客人了。

阮尧义又问老牟,饭庄后面有没有暗道能通外面。老牟说不清楚,后面房间共有六间,中间有个天井,一间是仓库,三间打通后做厨房,剩下两间是老板私人住处,一间是办公室兼会客室,另一间是卧室。阮尧义心想,饭庄现场他下午已经查看过了,老板用的那两间屋子被翻了个底朝天,连铺地的方砖都一块块敲过,没发现秘密通道,也没有埋尸痕迹。

专案组长盖南云负责讯问老板关玠,可不管盖南云怎么问,关玠都像没听见一样,坐在那里一言不发。警方只好把他押到饭庄现场。盖南云分析,既然没找到尸体,说明柳大有还活着,但反复搜查没见人,看来他已经离开饭庄了。问题是,他是怎么离开的?肯定有出去的通道,只是警方没发现。

重新来到饭庄后,他们重点检查老板关玠的那两间屋子。搜查会客室后一无所获,开始搜查卧室。卧室家具比外间少,翻出来的物品也少一些。盖南云漫无目的地浏览,同时暗中观察关老板的神色。关老板的床底下堆着些废旧五金零部件,盖南云随手拿起一把扳手,眼角余光迅速朝关老板一瞥。这一瞬间,他注意到对方神色有些紧张,便把扳手拿到关玠跟前:"关老板,这是什么?"

关玠回答:"套筒扳手呀,店里修理东西时用的。"

盖南云心里有底了。工具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它的用途。他反复掂量着手里的套筒扳手,忽然叹了口气:"唉——遗憾!"

关玠不解:"什么意思?"

盖南云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主动交代,是可以获得从宽处置的。可现在好像有点儿晚了。这样吧,我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要是能如实交代,就算你坦白。"说着,盖南云拿着扳手指了指窗户。

关玠终于撑不住了,扑通一声双膝跪地:"长官饶命!我坦白!我坦白!"

原来,关玠早在1939年就成了"军统"特务。出于安全考虑,他把饭庄建成了只有前面大门、后面没有出路的格局。但他在自己卧室的窗户上做了手脚,装着铁栅栏的木制窗框是可以拆卸的,固定螺栓也是活络的,需要时很容易就能把窗框拆下,人钻出去后再恢复原状。

柳大有来的那天,就是从这个通道逃离饭庄的。关老板有的是时间从容复原,花了不到半小时。当然,工具和油灰等材料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这是常年必备之物,还需定期检查和更换。柳大有与关玠是上下级关系,柳大有是关玠的上司。吉林这个地下交通站归长春柳大有领导,许多交通工作就是由柳大有派人或者亲自从长春送来,交由饭庄这边传递出去的。

柳大有这次来吉林,关玠事先并不知道。昨天中午柳大有突然闯入饭庄,跟着关玠去了后面的办公室,告诉他有人跟踪,要求提供掩护。关玠就动用了秘密通道。柳大有离开前与关玠握手,轻声道:"记住,跟踪我的是国防部二厅的人!"关玠顿时一个激灵,寻思"二厅"跟咱"保密局"不是一伙的吗?怎么盯上柳老板了?莫非柳老板得罪他们了?

盖南云、阮尧义一听同样感到不解:明明是我俩在盯梢,柳大有凭什么把我们认作"国防部二厅"的特务?难道真有"二厅"的特务在盯梢,只是我们没发现?想到这里,盖、阮二位脊背发凉,这不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这必须立刻向上级报告。

领导听了专案组长的报告,问他们:"你们认为柳大有关于二厅盯梢的说法有根据吗?"

盖南云分析,"保密局"袁姓少将当初布置潜伏网络时,出于安全考虑,没向吉林潜伏特务头目交代日后将由其掌管的特务组织人员情况,那个头目对自己手下有多少特务、姓甚名谁一概不知,而那些特务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将受谁领导。这样做确实能起到防范作用,但也有弊端——只认密件(联络图)不认人,可能导致一种"谁获得联络图谁就是上司"的认知。

再说长春那边,即便地下党没有内线安插在"保密局"内部,"二厅"也会这么做。这两个特务机构争权夺利不是一天两天了,已经有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现在拆台也不是不可能。

"二厅"安插在保密局的内线获取这一情报后,完全有可能动截获联络图的脑筋,这样就能控制保密局在吉林的情报活动。尽管联络图只是密件的一部分,还有一份配套的密码本,但在不可能同时获取两份密件的情况下,先获取一份也是好的,至少可以打乱保密局的部署。"二厅"的很多特务原来就是军统的,抗战胜利后军统一些特务去了二厅,柳大有认出跟踪他的特务也是有可能的。

领导对盖南云的分析表示认可,由此进一步判断,"二厅"的特务应该没发现我方也在盯柳大有,否则他们不敢跟到吉林。但后来我方对"大祥饭庄"的搜查肯定会惊动他们。下一步,盖南云、阮尧义的任务就是尽快找到柳大有,在"二厅"下手之前把联络图搞到手。于是专案组开始准备缉拿柳大有。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越想越蹊跷?柳大有到底是真的被"二厅"盯上了,还是另有隐情?如果真有"二厅"的特务也在跟踪,那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这盘棋,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