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0万级SUV怎么选?它续航510km,800V高压平台,标配8295芯片

若你想选一款既有时尚设计,又搭载丰富高科技配置的纯电车,2025慕尼黑车展上零跑带来的“全家桶”车型阵容,绝对值得你重点

若你想选一款既有时尚设计,又搭载丰富高科技配置的纯电车,2025慕尼黑车展上零跑带来的“全家桶”车型阵容,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作为面向都市新潮人群的车型,零跑Lafa5凭借独特的两厢造型和多样配色,轻松抓住人们的目光,为追求新鲜体验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购车选择。而定位紧凑型SUV的零跑B10,不仅拥有510km与600km两种续航版本,还配备了科技硬件;在国内,它的入门价不足13万元,却能让用户享受到国际水准的品质。要知道,这款车在欧洲售价约25万元,相比之下,国内购买零跑B10的性价比极高。无论你买车是为了日常通勤,还是满足全家出行需求,零跑此次推出的新车型中,总有一款能契合你的需求。

先说说外观,零跑 B10 没有走夸张的设计路线,整体风格偏耐看。车身比例很协调,线条圆润中带着点锋利,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会有廉价感。我特意在不同光线下观察过它的腰线,光影流转时能看出明显的层次感,这种细节在照片里很难完全呈现,必须现场看才够直观。

前脸部分,贯穿式 LED 日行灯和简洁的大灯组搭配得很自然,不花哨但足够精神,哪怕看久了也不会觉得审美疲劳。尾部设计和前脸呼应,贯穿式尾灯亮起来的时候辨识度很高,而且灯腔内部加了精致的镀铬点缀,晚上开车时,从后视镜里看到自己车的尾灯,质感都比同价位不少车型好一截。

拉开车门坐进驾驶位,第一感觉就是 “顺手”。车门开关的阻尼很适中,既不会松散得像没卡住,也不会紧到需要用力拽,每次开关门都能感受到那种恰到好处的质感。坐好之后,视野比我之前开的轿车高出不少,看前方路况更直观,过路口或者跟车时,心里会更有底。

内饰布局走的是简洁路线,核心就是那块 14.6 英寸的中控触控屏,中控区基本没有实体按键,所有功能都集中在屏幕里。这块屏幕的分辨率是 2.5K,用肉眼看特别细腻,显示的画面干净、颜色饱满,就算在夏天阳光直射的时候,也能清楚看到屏幕内容,不会因为反光看不清。我在体验时特意切换过地图、影像等不同界面,不管是放大缩小地图,还是查看倒车影像,都没有颗粒感,清晰度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

内饰配色我选的是深浅搭配的方案,上深下浅的设计让车内空间显得更明亮,不会有压抑感。而且门板、仪表台这些经常能摸到的地方,都包了软性材质,用手摸上去细腻柔软,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塑料,每次开车时胳膊靠在门板上,触感都很舒服。

方向盘的握感也值得一提,粗细适中,而且同样用了软质包裹,夏天开车时,就算手心容易出汗,握久了也不会觉得发黏。对于每天要握方向盘通勤的人来说,这种细节真的能提升不少驾驶舒适度。

座椅舒适度是我最在意的点之一,毕竟每天通勤差不多要 40 分钟,座椅不舒服的话,开久了腰酸背痛。零跑 B10 的前排座椅填充很厚实,支撑性和包裹性平衡得很好,坐上去能明显感觉到腿部和腰部被稳稳托住,就算开一个小时车,也不会觉得累。而且主驾还支持电动调节,带加热和通风功能,冬天开车不用再忍受冰凉的座椅,夏天也不会因为久坐而闷热,在这个价位的车型里,能给到这样的配置,确实很实在。

后排空间对家用来说也很重要,我身高 1 米 75,坐在后排时,腿部能留出两拳左右的距离,头顶还有将近一拳的空间,就算偶尔带家里人或者朋友出门,也不会觉得局促。后排的靠背角度设计得比较合理,坐久了不会觉得腰背酸痛,而且还配有独立空调出风口和 PM2.5 过滤装置,夏天就算后排坐三个人,也不会觉得闷热,空气流通也更好。

最让我惊喜的是后排地台接近全平,中间位置的乘客不用再把脚蜷起来,腿部能自然放置,对于经常需要后排坐三个人的家庭来说,这个设计真的太实用了。

储物空间方面,零跑 B10 的表现也很到位。后备厢开口大,高度也适中,平时搬个行李箱、婴儿车什么的,不用费力气弯腰。我特意试过在后备厢放两个 24 寸行李箱加一个 20 寸行李箱,放完之后还有富余的空间能放几个背包,日常家用完全够装。

如果需要装大件物品,座椅还支持比例放倒,虽然放倒后不是完全纯平,但像宜家的扁平家具板件、折叠自行车这类大件,应急装载也没有问题。另外,中控下方留了开放式储物格,平时放个包、水瓶很方便,前后排都有 USB 和 Type-C 接口,再加上前排的无线充电板,手机、平板这些电子设备充电完全不用愁,再也不用到处找充电线了。

说到科技配置,零跑 B10 的座舱系统让我印象很深。它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操作流畅度特别好。我在体验时,连续切换导航、音乐、影像等多个应用,还反复放大缩小地图,屏幕都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跟用手机操作一样顺畅。

语音助手的识别速度也很快,而且对方言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我当时半开玩笑用家乡话让它 “打开天窗”,没想到它居然准确执行了指令,对于家里有长辈不太会用触屏的人来说,这个功能真的很实用。销售还演示了 OTA 在线升级功能,意味着后期系统还能更新新特性,不用因为买了车就只能用旧版本的系统,这一点对于喜欢新鲜科技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

续航和补能是纯电车的核心竞争力,零跑 B10 提供 510km 和 600km 两种续航版本,我体验的是 510km 版本。平时主要是短途代步、市区通勤,充一次电大概能跑四百多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就算周末偶尔出去郊游,也不用特意找充电桩,完全没有电量焦虑。

身边有朋友买的是 600km 长续航版,他说那块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的刀片电池,冬天在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掉得也不明显,充电速度也更快。虽然我平时用不到这么极端的场景,但听到这样的反馈,还是觉得很放心,毕竟谁也不想冬天早上出门发现车没电了。

充电体验比我想象中省心很多,零跑 B10 全系标配 800V 高压平台,我平时基本都用快充,最快的时候从 30% 冲到 80% 不到 20 分钟。简单说就是下楼买杯咖啡,再刷刷手机,回来电就差不多满了。有几次晚上临时需要充电,本来还担心要等很久,结果到了充电站,插枪、支付、充电一系列操作下来,没等我溜达去便利店买瓶水,就可以拔枪走了,完全不耽误时间。

而且它还支持 “充 5 分钟补 200 公里” 的闪充功能,有时候临时要出门,时间紧张的话,充几分钟电就能满足短途出行需求,对通勤族来说太方便了。在城市里的续航达成率也很稳定,我亲测能保持在 85%-90%,就算夏天开着空调,续航也不会突然掉一半,和同级别不少新能源 SUV 比起来,这点让人很踏实。

安全性能是买车时绝对不能忽视的,零跑 B10 在这方面做了不少让人惊喜的配置。它全系标配了爆胎稳定控制系统(LMC),之前我只在百万级豪车上听过这个配置。这个系统的原理是,如果遇到轮胎突然爆裂(比如在高速上碾到异物),能在半秒内自动判定并修正方向,让车辆继续直行,大幅降低侧翻或失控的概率。

我虽然没遇到过这种极端情况,但看了专业评测视频,有团队在 80km/h 的速度下演示爆胎,车还能稳稳保持直线行驶,看完之后心里踏实多了。同级别很多车型都还没有类似配置,零跑 B10 能把这个配置作为标配,确实很良心。

底盘方面,零跑 B10 的表现也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底盘是和 Stellantis 集团(玛莎拉蒂、Jeep 的母公司)的专业团队一起优化的,采用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挂。我平时主要开城市路况,偶尔也会下乡或者走点坑洼路面,实际体验下来,悬架整体偏舒适,过减速带的时候动作很干脆,能迅速过滤掉大部分细碎震动,不会觉得屁股被颠得发麻。

高速转弯时,侧倾控制得也很好,官方说侧倾角度在 3-5 度左右,我实际开的时候,就算拐急弯,车身也不会晃来晃去,稳定性很好。电动助力转向的手感很轻盈,回正也迅速,不管是女生还是新手司机,打方向都不费力,停车入库的时候特别轻松。

动力响应是纯电车型的优势,零跑 B10 的后驱版本最大功率 160kW,最大扭矩 320 牛・米,零百加速 6.8 秒。这个数据虽然不是特别激进,但对于家用车来说完全够用。红绿灯起步时,只要踩下电门,推背感马上就来,不会有延迟;市区变道超车时,动力储备也很充足,不用提前踩电门蓄力。

比起之前开的燃油车,零跑 B10 不仅动力反应更灵敏,而且加速全程特别安静,没有发动机的咆哮声,坐在车里感觉很高级。就算在堵车的时候,微调车速时动力输出也很线性,不会出现突然蹿出去的情况,跟车的时候很从容。

这段时间体验下来,我觉得零跑 B10 作为一款 10 万级家用纯电 SUV,确实把家用用户的需求摸得很透。动力响应积极但不突兀,日常开着很舒服;底盘舒适又有支撑,不管是城市通勤还是短途旅行,都能应对;转向轻巧灵活,新手也能轻松驾驭;安全配置齐全,开车时更放心;续航和快充能力也能满足日常使用,没有电量焦虑

当然,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运动性能或者极限越野,那它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择,但如果是作为城市通勤、短途旅行、家庭用车,它的表现绝对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现在很多人还在纠结选传统燃油车还是纯电车,其实不妨找机会去试驾一下零跑 B10,亲身体验那种 “没有油门延迟、随叫随到、安静平顺” 的驾驶感受。相信试过之后,你对纯电车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也能更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毕竟买车不是买参数,开着舒服、用着省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