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汉字几十年后,韩语终于被确诊“中国拼音”,韩国人又破防了 韩国那边,关于汉字的事儿,这些年一直没断过讨论,说到底,还是几十年前那场 “去汉字化” 运动惹出来的麻烦。 上世纪 70 年代,朴正熙政府推了个 “韩文专用” 政策,说得挺好听,要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要把汉字从韩国人的生活里彻底清出去。 那时候动静搞得特别大,小学课本里的汉字被全删掉了,老师要是私下里教学生认几个汉字,都可能被找去谈话。 街头的汉字招牌也被拆了不少,连光化门那块有年头的匾额,都差点换成韩文的,他们当时觉得,把汉字赶走,用纯韩文,才算真的独立了,可没过多久,各种问题就冒了出来。 韩语里本来就有很多同音不同义的词,以前靠汉字能分得清清楚楚,改用纯韩文之后,麻烦就来了。 不光是日常生活,文化传承上的问题更严重。 年轻人别说看《朝鲜王朝实录》这种古籍了,连自家祖宗的族谱,还有逝去长辈墓碑上的字,都跟看天书似的,认不全。 首尔大学曾经做过个调查,1995 年的新生里,有一半多连《三国史记》的书名都看不懂,这书可是韩国挺重要的史书。 学术圈也没好到哪儿去,很多医疗术语、科技名词,韩文里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只能瞎凑,弄出来一堆不伦不类的词,自己人看着费劲,外国人更是摸不着头脑。 时间一长,大家慢慢发现,这 “去汉字化” 有点行不通,到了 2009 年,二十多个以前的总理和部长,一起给政府上书,说还是得恢复汉字教学,不然麻烦越来越多。 企业那边反应更直接,特别是金融、法律这些行业,招人的时候都要求得认识一千个以上的汉字,不然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韩国银行从 2022 年开始,招人还得考 “基础汉字能力”,过不了关的都不要。 老百姓也觉得不方便,2014 年有个民意调查,67% 的人都支持恢复小学汉字教育,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里,支持的更是超过七成。 这些年轻人,平时生活里因为不认识汉字,闹了不少笑话,去个古迹景点,碑文上的汉字认不全,不知道写的啥;给长辈包红包,光写韩文名字,还可能认错人。 到了 2018 年,韩国教育部终于松口了,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汉字选修课,还专门编了教材。 有意思的是,韩国人学韩语,绕来绕去还绕不开中文拼音,他们教韩语发音的时候,好多都是靠汉语拼音来辅助记忆的。 韩国语文学会后来出了份报告,说韩语里 68% 的核心词汇,都来自中古汉语,连语法结构都跟中文拼音很像。 这一下,那些当初力推 “去汉字化” 的人,脸可有点挂不住了,其实不光韩国这样,越南以前也试过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母拼越南语。 结果呢,年轻人连《大南实录》这种自己国家的重要史书都看不懂了,文化传承出了大问题,后来也只能慢慢恢复汉字教育。 语言这东西,跟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绑得太紧了,不是说想换就能随便换的,韩国现在这情况,就是当初太想一刀两断,没考虑清楚后果。 现在街头的汉字招牌又多了起来,政府文件、企业商标上,汉字也时不时能见到。 说到底,文字是用来用的,能方便生活、传承文化才是最重要的,非要纠结是不是 “自己的”,反而容易走进死胡同。 韩国人现在对汉字的态度,也分成了好几派,有人觉得还是得用,有人还是坚持韩文专用。 但不管怎么说,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想把汉字彻底从韩国的文化和生活里抹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儿,那些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哪是说断就能断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韩国申遗全面溃败!各国网友吐槽韩国申遗:韩国网友:这是恶意报复我们,韩国的文
【78评论】【27点赞】
用户10xxx32
穷酸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