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老兵半夜上厕所时,突然发现自家的鱼缸里竟有东西在闪闪发光,他定睛一看,一个奇特的念头跃出脑海。 王占奎1924年出生在赤峰一个普通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年轻时却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1945年毕业,他没选择留在城里享福,而是响应国家号召,穿上军装,去了兰州军区当有线电兵。那年月,西北的荒原冷得像刀子割脸,他扛着电线杆,踩着冻土,架设通信线路,干的是苦活儿。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他上了前线,冒着炮火修电线,左臂被弹片划伤,血流了一地,还是咬牙把任务干完。另一次任务,腹部受伤,他硬撑着护送战友撤离,立了个人二等功,得了“战斗英雄”称号。战功赫赫,可伤病太多,1965年他退伍,回到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邮电局,开起了卡车。每天天不亮就开车,运牛粪给职工取暖,风吹日晒,从不喊苦。他从不提自己那些勋章,同事只知道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司机。 1971年冬天,他在荒漠里开车拉物资,路上救了个快冻死的喇嘛。那喇嘛是大佛寺的主持,寺庙被大火烧毁,他去投奔朋友,半路被大雪困住,差点没命。王占奎把他背到朋友家,喂了点热食,叮嘱他等天好再走。临别时,喇嘛塞给他一个黄布包,里面是个骨质小盒,镶着红宝石,挺精致。王占奎没当回事,随手揣进军大衣口袋,回家后扔在角落,这一放就是二十多年。 1995年,王占奎已经退休,闲下来翻旧物,找出一件破军大衣,摸到那个黄布包。他拆开一看,是当年的小盒,打开后却全是蜡。他用小刀刮开,里面藏着一颗灰扑扑的圆珠,直径三厘米,像是泥捏的,没啥特别。他随手扔进鱼缸,当装饰用。那天半夜,他起夜关灯,鱼缸里突然冒出淡蓝色光,亮得能看清鱼儿游来游去。他捞出珠子,捧在手里,灯光一照,表面有细密纹理,光芒时强时弱。他脑子里冒出个念头:这莫不是夜明珠?古书上说,夜明珠能照亮黑夜,是王侯将相的宝贝,他不敢信自己会有这好运。 为了搞清楚珠子来头,王占奎带着骨盒去了天津珠宝检测中心。鉴定师李世伟检查后,说珠子硬度高,能导热,像是钻石,但晶系特殊,不是普通钻石的等轴晶系,而是六方晶系,还能自发光。他开了证书,确认是陨石钻石夜明珠,估价好几个亿。王占奎还没高兴几天,检测中心来电话,说有个专家不认可这结果,没见过夜明珠和钻石合体的东西,证书被撤了,登报澄清。王占奎气得睡不着,珠子晚上还是亮堂堂的,他不信这是普通玩意儿。 他倔劲儿上来了,跑去清华大学学珠宝鉴定,整整五年,天天啃书本,研究矿物学。学成后,他又找李世伟,两人合计着去北京找更厉害的专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吴国忠用显微镜和红外线检查,排除了人工合成的可能,但还不敢断定是夜明珠。他建议去地质科学院,那儿的周剑雄教授用光谱仪测出,珠子是金刚石,含硅酸镥等发光矿物,确实能自发光。王占奎还不放心,想到之前说是“陨石”,就去了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用X衍射仪检测,仪器显示六根衍射线,证明珠子是天外来的陨石钻石夜明珠。 2007年7月22日,结果尘埃落定,这颗珠子价值2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两亿。有人出大价钱想买,王占奎却没动心。他想起喇嘛的恩情,觉得这珠子从佛门来,就该回佛门。他把珠子捐给了中国佛教协会,成了镇寺之宝。捐完后,他还是过着平常日子,帮邻里干点杂活儿,修修桌椅。到了耄耋之年,他身体硬朗,偶尔跟人聊起,说做人得心底无私,天地才宽。他从不炫耀战功,也不提那颗宝珠的事儿。
莎头参加的邮政活动太有意思了![捂脸哭][大笑]今天国乒参加的邮政活动太有意思了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