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9岁的核武器研制专家魏世杰退休,带着妻儿返回家乡。没想到,妻子和女儿竟接连要离开,背后原因令人动容。 那年,49岁的核武器专家魏世杰终于从青海221厂退休,带着妻子陈位英和一双儿女回到青岛老家。 他原本以为,离开荒凉的戈壁滩后,等待他的是平静的晚年生活,可命运却给了他最残酷的玩笑。 回家没多久,他就发现儿子魏刚的行为举止像个六七岁的孩子,去医院一查,确诊先天性智力障碍。 女儿魏海燕的情况更糟,精神分裂症让她整夜尖叫,幻听里有个叫“老神”的声音不断纠缠她。 妻子陈位英在长期照顾两个孩子的重压下,精神逐渐崩溃,最终也患上抑郁症,甚至多次试图自杀。 魏世杰的前半生献给了国家,后半生却不得不独自扛起这个破碎的家。 他每天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钟表,早上给妻子准备药物,中午给儿子送饭,晚上陪女儿一遍遍重复她强迫症要求的繁琐动作。 女儿发病时会把家里砸得一片狼藉,儿子连刮胡子都不会,常常用剪刀剪得满脸是血。 妻子曾在遗书里写道:“我走了,你就能轻松些。”女儿也留下过类似的字条:“下辈子再报答你们。” 这些字句像刀子一样扎在魏世杰心上,但他从没在家人面前掉过一滴泪。 这个家庭的悲剧,某种程度上是那个特殊年代的缩影。魏世杰23岁就去了青海核基地,和妻子三年才能见一次孩子。 女儿从小缺少父母陪伴,性格变得敏感内向;儿子在爷爷奶奶照顾下长大,智力发育迟缓的问题没被及时发现。 等魏世杰退休回家,一切已无法挽回。有人问他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老人只是摇摇头:“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不能退。家人需要我的时候,我更不能退。” 最让人揪心的是魏世杰现在的日子,83岁的他每天仍要照顾53岁的女儿和智力永远停留在童年的儿子。 女儿发病时会突然冲进厨房拿刀,他得时刻盯着;儿子虽然住在附近公寓,但连最简单的家务都做不好。 老人早早就立下遗嘱,把退休金、稿费和妻子的抚恤金都留给两个孩子,还指定了监护人。他说:“我不能永远活着,得给他们留条后路。” 但就是这个被生活反复捶打的老人,却写出了《禁地青春》这样温暖的书,还坚持做了500多场科普讲座。他总说:“比起那些牺牲的同事,我已经很幸运了。”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里,他笑着自称“倒霉老头”,可观众看到的,分明是个打不垮的硬汉。 有大学生问他怎么保持乐观,他回答:“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我选择笑着过。” 魏世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 他像棵老树,根系扎在国家的土壤里,枝干却为家人遮风挡雨。 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比孩子们多活一天,多照顾他们一天。这种平凡又伟大的坚守,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有力量。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百家号《面对面丨为国隐姓埋名26年 核弹专家“与苦难握手言和”撑起整个家》 人民网《儿子智力残疾、妻女精神分裂…77岁核弹老人魏世杰的故事,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 大河报《83岁核武老人俩孩子不能完全自理,未来谁来照看?相伴26年助理被指定为监护人之一》
丢猫还是丢老公啊?😳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