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在是不是在备战?直接说答案,很有可能。现在日本的国运衰落速度快得惊人,日本的GDP占全球的比重已经回到了几十年前的水平。如今,日本的经济不仅赶不上美国和德国,在企业实力和人均GDP上,甚至和上世纪的“老牌工业强国”英国差不多。 这些年日本经济的下行轨迹越来越清晰,全球 GDP 占比已经退回到几十年前的水平。 如今别说和美国、德国在经济上较劲,就连企业实力和人均 GDP,都只能跟上世纪的英国处在相近层次。 在日本的寻常街区走走,这种经济变化能感受到具体的模样。 曾经被当作身份象征的本土高端品牌门店,现在不少换成了连锁折扣店;年轻人找工作时,更倾向于选择能快速入职的服务业,因为传统大厂的招聘名额一年比一年少; 经济越是显得乏力,军事领域的动作就越引人关注。 2014 年那次政策变动很关键,把 “武器出口三原则” 调整为 “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这并非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实实在在为武器走出国门开了通道。 2016 年新安保法通过后,自卫队的海外身影明显多了起来,今天在西太平洋参与联合巡航,明天去非洲之角执行所谓 “反恐任务”,活动范围比以往扩大了不少。 军费的投入也在逐年加码。2025 年的防卫预算达到 8.7 万亿日元,折合 550 亿美元,这已经是连续第 13 年增长,更计划到 2027 年把防卫开支提升至 GDP 的 2%。 这个比例让人想到二战前,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阶段,军费占比也大致在这个水平。 用这些经费打造的装备,不少带有明显的进攻属性。 比如部署了射程 900 公里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将出云级驱逐舰改造为可搭载 F-35B 的轻型航母,还从美国引进了 “战斧” 巡航导弹,这些装备显然超出了单纯 “自卫” 的范畴。 国内堆积的各类矛盾,或许是推动军事动作的深层原因。 街头常见六七十岁的老人仍在从事出租车驾驶、便利店收银等工作,而年轻人口持续减少,不少幼儿园因为生源不足而关闭。 更关键的是,曾经的优势产业正逐渐失去竞争力。 半导体领域在上世纪占据全球半壁江山,如今被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超越;汽车行业在新能源转型中步伐迟缓,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不少消费者选购电动车时,会优先考虑中国品牌。 历史上,不少国家在面临内部矛盾和经济困境时,会试图通过对外扩张转移民众视线。 那么对于这件事,一些日本网友认为,本国近年来在军事领域的调整是应对周边安全环境变化的必要举措,认为提升防卫能力符合国家利益。 他们提到,日本在装备更新、国际军事合作等方面的动作,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需求,并非主动寻求对抗。 也有网友对持续增加军费表示担忧,认为经济状况本就承压,过多投入军事可能影响民生改善,希望政府能平衡好防卫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网友则普遍关注日本军事动向的走向,认为其一系列动作超出了 “专守防卫” 的范畴,可能加剧地区紧张。 不少人提到历史教训,希望日本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稳定。 难道最后,如果他们真的 在备战,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日本现在是不是在备战?直接说答案,很有可能。现在日本的国运衰落速度快得惊人,日本
苔藓芳草峦
2025-07-11 20:17:26
0
阅读:188
momo
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