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略了日本,世界越乱,日本越兴奋。当全球目光被俄乌冲突或是中东乱局牵制时,日本正以惊人速度恢复他们的海上力量。 根据日本防卫省公开数据,2021至2025年间,该国已悄然完成11艘隐身护卫舰的下水工程,年均新增军舰吨位达2.5万吨,这一造舰效率不仅刷新亚洲纪录,更令欧美老牌海军强国望尘莫及。 在长崎三菱重工的船坞里,“最上”级护卫舰的模块化生产线昼夜不停。这种满载排水量5500吨的隐身战舰,采用柴燃联合动力系统,最高航速超过30节,配备17式超音速反舰导弹与海拉姆近防系统,具备反潜、扫雷、岛屿防御等多重任务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该级舰预留了32单元垂发系统升级空间,未来可兼容国产A-SAM远程防空导弹与23式反舰导弹,瞬间提升区域制海权争夺能力。 这种技术迭代背后,是日本防务战略的根本性转向。2022年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明确放弃“专守防卫”原则,首次将“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写入国家政策文件,为发展远程打击力量提供法理依据。 与此同时,日本推动的“单一战区”概念,试图将东海、南海及台海纳入统一作战框架,通过情报共享与军力联动,构建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区域联防体系。 这种战略野心在2025年6月的日澳英三国联合反潜演习中表露无遗——三艘“最上”级护卫舰与P-8A反潜机、E-2D预警机构成的立体反潜网络,展示了跨区域协同作战的实战能力。 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突破7万亿日元,占GDP比重达2.1%,其中海军装备采购经费同比激增37%。除11艘“最上”级外,两艘万吨级“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将于2027年服役,其128单元MK41垂发系统可兼容“战斧”巡航导弹,使日本首次具备对陆纵深打击能力。 这种“盾舰+隐身护卫舰”的组合,正在构建从外层反导到内层反潜的多层防御体系。 中国外交部多次指出,日本突破战后和平宪法限制的行为,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俄罗斯国防部则在2025年太平洋舰队演习中,针对性地强化了反舰导弹实射训练。 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与海上保安厅的协同机制日益紧密,4艘“最上”级已配备OZZ-5无人反水雷系统,这种军民融合模式为未来海上执法军事化埋下伏笔。 当世界聚焦于欧亚大陆的烽火时,日本正以“和平国家”的伪装,悄然完成从“专守防卫”到“主动干预”的蜕变。这种扩张不仅是舰艇数量的累积,更是作战体系的全面升级。 从隐身战舰的技术突破,到跨区域协同的战略布局,日本正在将自身打造成西太平洋最具威胁的海上力量之一。 历史经验警示我们,对这种披着“防御”外衣的军事冒险,国际社会绝不能掉以轻心。
当着中国外长王毅的面,日本外相给中国提出三个难题!当地时间7月10日
【3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