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位女老师结婚时,给全班学生都发了请帖。孩子们捧着请柬兴奋不已,家长们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一个班50个孩子,要是一人随200块,就是1万块钱,老师这是想借机收份子钱?
尽管心里嘀咕,家长们还是让孩子带着礼金去了婚礼。婚礼当天,孩子们围着穿婚纱的老师叽叽喳喳,"老师像仙女"的夸赞让现场格外温馨。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家长们都收到了退回的礼金。
原来,老师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收钱。她发请帖,只是想让孩子们见证自己的幸福时刻,在他们心里种下关于爱与美好的种子。收下礼金是怕当场拒绝让大家拘谨,过后退回才是本意——毕竟这笔钱是家长的辛苦钱,孩子们又没有经济能力。
这事在网上吵开了锅。有人觉得请学生参加婚礼本身就不妥,发几块糖意思下就行;也有人共情:当年自己结婚请学生吃船宴,红包也是过后退的,当场不收反而让大家玩得不踏实。就像有网友说的,医生术前收红包是让家属安心,术后退回是守原则,这位老师的做法异曲同工。
其实细想,独生子女们很少有机会参加婚礼,能亲眼看见朝夕相处的老师收获幸福,对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何尝不是好事?老师用"先收后退"的方式,既顾全了场面,又守住了初心,这份通透和真诚,确实值得点赞。
生活里太多事,我们总习惯带着偏见猜动机。要是多些信任,少些揣测,或许温暖会来得更直接些。
浮萍
为人师表,点赞,都没错,结局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