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日本这次日美关税协议面对的是比“广场协议”还要差的条件,日本这次妥不妥协都彻

竹风吟月 2025-07-11 12:06:44

其实日本这次日美关税协议面对的是比“广场协议”还要差的条件,日本这次妥不妥协都彻底没有未来了,他们未来的结果横竖都是死! 就说这日美关税协议吧。日本政府要是点头妥协,国内市场就得被美国商品冲得七零八落。美国盯着的不只是汽车,还有农产品、能源这些领域。 日本农业本来就弱,农户平均规模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成本居高不下。一旦彻底放开市场,美国的廉价大豆、玉米涌进来,日本本土农户大概率扛不住。 就算日本民众坚持“身土不二”原则,继续自发抵制欧美产品,那特朗普也完全可以在关税协议里,强迫日本政府接受一份最低配额的购买订单。 更要命的是,美国还逼着日本多买美债。日本现在持有的美债规模超过 1 万亿美元,再增持,等于把国内的养老钱、企业储备金拿去填美国的窟窿。这些钱本可以用来搞技术研发、提振民生,现在却要变成别人的 “零花钱”。 不妥协呢?后果更直接。日本汽车产业占全国出口额的 20% 还多,其中四成以上要卖到美国。丰田、本田、日产在美国的工厂雇佣了几十万人,供应链早就深度绑定。 要是美国真翻脸加征高额关税,这些车企的利润会断崖式下跌。去年日本汽车对美出口额是 480 亿美元,一旦关税涨到 25%,光这一项就得多掏 120 亿美元成本。企业要么裁员,要么把工厂迁往美国,可美国本土生产成本比日本高 30%不说,还会让日本的就业困境更加严重。 事实上,日本能有今天的困境不是突然出现。这个物资贫瘠的岛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意识中的“苦寒之地”,而他们能够过去一百多年的好日子,全靠对欧美强国的“抱大腿”。 明治维新后,日本就跟英国签了同盟,借着英国的势力在东亚扩张,抢了不少市场份额。二战结束后,日本又借着朝鲜战争的机会跟美国绑在一起,1951 年签的《日美安保条约》,等于是美国在东亚对苏联和中国盯防的“看门狗”。 而美国投桃报李,不仅让日本汽车、电子品畅通无阻进入西方市场,还给他们转移了不少技术。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占全球市场份额 40%,丰田成为全球车企老大,都是沾了这个光。 可现在,西方不需要这条“狗”了。美国自己要搞 “制造业回流”,得把日本的市场腾出来给本土企业。欧洲也在抢高端制造订单,日本的精密机床、机器人产业,已经被德国、中国挤压得利润大减。去年日本机床对欧出口下降 15%,对中国出口下降 8%,这就是信号。 西方现在要的是 “收割”。美国前两年逼着日本放开牛肉进口,澳大利亚的牛肉趁机抢占市场,日本本土和牛养殖场倒闭了三成。 美国还要求日本减少对华为的零部件供应,结果日本的半导体材料企业失去了最大客户,去年信越化学的光刻胶业务利润跌了 42%。这些都不是个案,是系统性的挤压。 日本想转向别的地方?难。中国市场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只认 “日本制造” 的地方了。去年日本对华汽车出口下降 22%,因为中国新能源车崛起,比亚迪、蔚来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丰田、本田。 东南亚市场呢?越南、泰国自己也在搞汽车组装,日本车企在当地的利润率比十年前降了一半还多。 更麻烦的是,日本在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也在缩水。日本的氢能源汽车投入了几百亿研发费,可全球市场被电动车占了 90%,丰田的氢燃料车去年全球只卖了 3000 辆。半导体领域,日本的存储芯片份额从巅峰时的 80% 跌到现在的 5%,根本拼不过韩国和中国台湾。 日本的国内市场更指望不上。毕竟日本总人口连续 15 年减少,65 岁以上老人占了 29%,消费力提不上去。去年日本家庭平均支出同比下降 1.2%,年轻人连房子都买不起,哪有闲钱买高价货? 说到底,日本过去的路走不通了。靠抱西方大腿换市场的时代结束了。想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手里的牌又不够硬。汽车、电子这些老本行在下滑,新赛道又跟不上。接下来的日子,怕是只能看着家底慢慢变薄。这不是谁故意针对,是世界变了,而它没跟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7

猜你喜欢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