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外媒称,美国买家已经找到了绕过中国出口禁令的办法!7月9日,根据外媒报道,外媒称,海关和航运记录显示,自去年中国禁止美国进口锑以来,大量锑正在从泰国和墨西哥涌入美国。 2024年,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正式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明确未经许可不得出口锑矿、金属锑、氧化物等关键材料。这一政策直接掐住了全球锑供应链的咽喉,中国占全球锑冶炼量的70%,且在光伏玻璃、阻燃剂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禁令出台后,国际锑价一路飙升,从2023年的每吨1万美元涨到2025年的2.5万美元,现货市场甚至逼近4万美元。 泰国和墨西哥压根没有像样的锑产业链,泰国就一家冶炼厂撑场面,墨西哥的工厂更别提了,到2025年4月才重新开工,产能也就那样。2023年的时候,中国出口的锑里,这俩国家连前十都排不上,现在倒好,直接蹿到前三去了。 这种异常增长背后,是典型的“转口贸易”操作。中国的锑被伪装成“铁”“锌”或“艺术用品”出口到泰国和墨西哥,经过简单加工或重新包装后,再以当地产品的名义运往美国。 今年5月,国家出口管制的协调部门直接搞了个专项检查,专门盯着那些谎报瞒报、通过第三国转口的猫腻,还让内蒙古、湖南这些产锑大省,挨着个儿排查当地的企业。 2024年1-10月中国对美锑出口量同比下降近半,但同期对泰国和墨西哥的出口量激增,显示出监管与规避的博弈仍在持续。 美国的“曲线救国”并非长久之计,泰国和墨西哥的中转能力有限,无法长期承接中国锑的转口需求。中国已加强对第三国出口的审查,要求进口商提供最终用户证明,并对异常增长的中转国实施重点监测。 锑的应用场景不可替代,光伏玻璃生产依赖锑作为澄清剂,2027年全球光伏领域锑需求量预计达5.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0.9%。而美国在该领域的供应链仍高度依赖中国技术和原料。 美国的转口行为暴露了其战略焦虑。作为全球最大的锑消费国,美国约87%的武器系统供应链依赖中国锑资源。尽管美国试图通过《2024年地球科学与合作加强法案》等政策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俄罗斯、塔吉克斯坦等替代来源的产能有限,且短期内难以填补缺口。 对中国而言,持续的出口管制不仅能保护国内资源,还能倒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例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锑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附加值。对美国而言,短期内依赖转口贸易维持供应,长期则需在开采、冶炼技术上突破瓶颈,但这一过程可能耗时数年,且成本高昂。 从稀土到锂、钴,各国围绕资源控制权的角力从未停歇。中国的出口管制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的必要举措。未来,随着新能源和军工需求的持续增长,类似的博弈或将更加激烈,而如何在资源安全与全球合作间找到平衡,将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丢人!《纽约时报》报道嘲讽“大而美”法案,说在美国都听到了14亿中国人,对美国发
【24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