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钥匙埋祸根前私厨七盗库房暴露信任裂痕

十一的猫猫指南 2025-07-10 10:38:38

太原马先生怎么也想不到,为公司请一位私厨竟演变成一场失窃噩梦。苦心经营的生意人,请来自认"老实"的李师傅解决三餐之困,图个方便发去一张通行"密匙"——自己门禁可刷开的照片。交付时郑重强调规则:"每次离场前必须立即删除。"李师傅满口应承的模样,曾如一颗定心丸。 然而当这位掌勺人摇身投入新酒店,噩梦就此上演。不过几日时光,公司库房赫然呈现灾难现场——珍藏的汾酒、红酒与数条高级香烟不翼而飞,近两万价值的物品蒸发般消失。门窗依旧紧锁,一丝外力撬动痕迹也无,仿佛有鬼魅于黑夜穿门入户。 警方监控还原了现实版"鬼魅":连续七个凌晨,同个身影诡秘出没。他利落地刷卡进门,再提着酒烟纸箱悄然潜出。马先生一眼认出那抹剪影——不就是曾手握那"数码钥匙"的前私厨李某?铁证面前,李某卸下伪装:从未删过那张"通行证",每次应诺都是虚空风影。离职后的他算准公司深夜无人看顾,七次如履平地地盗出库藏,转手就换成一万六千元赃款揣进口袋。 一张被轻视的门禁照片化身潘多拉魔盒。信任在贪婪面前如同薄纸,随手可破;便捷背后若缺了责任契约的束缚,便成了犯罪者畅通无阻的单行道。在人与数字系统交织的现代生活里,此案犹如一声警钟——当私密权限被轻予他人而未设防,便等于让出自身安全的制高点。每一次简单授权,都该是双向契约的烙印,而非单方面信赖的赌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