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考古人员打开沉睡1300多年的“天下第一粮仓”,里面是满满一窖60多

明月照心台 2025-07-09 14:48:08

1971年,考古人员打开沉睡1300多年的“天下第一粮仓”,里面是满满一窖60多万斤粮食,老谷发新芽!

这一发现始于1971年的冬天,洛阳焦枝铁路施工现场。一台挖掘机意外陷入一个深坑,坑口呈独特的六边形。工人们进一步挖掘,周围陆续出现了十几个类似的深坑,有人猜测是古墓群。考古队随即赶到,队长仔细察看坑壁,否定是墓葬,认为更像是粮仓的结构。几日后,在160号坑底部,铁锹触碰到坚硬物体,清除表层泥土,几块刻有“含嘉仓”三字的青灰色砖块显露出来。现场一片沸腾,这竟是史书中记载的隋唐时期“天下第一粮仓”!

令人震惊的是,打开仓顶的木板后,金黄色的谷物堆积如小山。抓起一把,一股淡淡的谷物清香扑鼻而来。谷粒饱满,没有腐烂,只是颜色略微发黄。据测算,这个粮仓储存的粮食多达60万斤,相当于唐代千户人家一年的收成。 研究人员将谷粒浸泡在温水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毕竟种子保存时间有限,这些谷物可是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了。第二天清晨,嫩绿的芽尖从培养皿中探出!消息迅速传开,农业科研机构的专家们赶来接手培育,次年,这些幼苗长到膝盖高,穗头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新谷。

科学检测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粮仓中48%的谷物已经碳化,但剩余的52%仍然保有活性有机物。古人的智慧让生命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据考证,含嘉仓占地43万平方米,相当于60个足球场大小,共有287个粮窖,布局如同棋盘,最大粮窖可储存万石粮食。在唐玄宗时期,全国粮仓总储粮1266万石,而含嘉仓就占据了583万石,可谓“半壁江山”。如此庞大的规模,源于惨痛的历史教训:隋末战乱,瓦岗军将洛阳城外的回洛仓洗劫一空,导致守军因饥饿而溃败。李世民建立唐朝后,吸取教训,将含嘉仓建在洛阳城内,依托大运河的枢纽位置,牢牢掌控江南漕运的粮食供应。

含嘉仓的完好保存,使其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1300多年过去,里面的粮食依然未完全腐烂,主要为粟(谷子,脱壳后为小米)和黍(黄米)。在黑暗、干燥、低温的环境下,时间仿佛凝固。金黄的谷粒和饱满的黍粒,历经千年依然保有生命的活力。2014年,含嘉仓与中国大运河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站在遗址旁,那些井然有序的粮窖,仿佛是帝国的血脉延续。在关中发生饥荒时,漕船日夜兼程沿运河北上运送粮草;王朝动荡之际,满仓的谷物则成为稳定民心的重要保障。一粒穿越烽火硝烟,重焕生机的古粟,更是中华文明韧性的象征。

0 阅读:7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49

用户18xxx49

1
2025-07-09 16:05

牛逼吹的再大些!1300多年前的粮食到现在还有粮食香味!你侮辱谁呢?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

明月照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