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莫言的一段讲话,内容是评价历史人物毛泽东的,听完后,非常感慨。发感慨前,先来

李满谈过去 2025-07-09 13:09:51

听了莫言的一段讲话,内容是评价历史人物毛泽东的,听完后,非常感慨。发感慨前,先来听一下莫言的原话: “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在这个,要全盘地否定毛泽东,是吧,把他妖魔化,是吧,把他漫画化,但是我想这个是蚍蜉撼大树,是吧。你什么都可以否定,那他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你能否定得了吗?他的《论持久战》你能否定得了吗?他的诗歌你可以不喜欢,但是那种胸襟、那种气势,你能写出来吗?你可以不喜欢他的书法,但是你能写出他那样狂飙一样的、龙飞凤舞的那种字体吗? 所以,面对着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现在把他丑陋的漫画化,丑陋化、魔鬼化,我想实际上是缺少理智的,所以现在谁要肯定毛泽东,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不要讲你这个什么立场吗?不是要讲伦理责任吗? 我想一个知识分子的重要的立场,重要的伦理责任就是要承认历史、承认现实,你评价今天、评判今天、不能切断历史,你评价今日的中国,你不能忘掉过去的中国,你要评判过去的一个事件,你也不能脱离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你不要自己认为比古人更高明,你说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说得不好是吧,讲得不对,但是你想想在1941年的时候你在哪里?你在1941年的时候,能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吗?真的未必! 所以现在我想很多教授,很多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就扮演这种高于一切的角色,认为自己就是良知的代表,以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以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实际上,我觉得十分可笑。” 我是听到最后,才知道莫言这段话是说给谁听的,是说给那些全盘否定毛泽东的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听的。这里的公共知识分子,包括某些教授,甚至某些大V,或者精英分子。 听懂莫言这些话说给谁听的之后,我便一点也不奇怪他的愤怒了,因为这些人的看法、态度,是可以带偏年轻人的,尤其是年轻的学生一代,带偏年轻人就等于带偏一个时代。莫言意识到这些人非常危险,且对危险或者说自己的错误没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我非常理解莫言,我也在各种饭局或者是生活中,接触过不少全盘否定毛泽东的人,他们表面头头是道,其实说的话都经不起推敲,说到底就是割裂历史,同时,他们还有一个莫言没有提到的毛病:他们对毛泽东的作品、一生所为、所经历的种种都知之甚少,更甭提“研究”了,他们的“观点”多半是“东一下西一下”拼凑而来,即为了否定而否定。 不论是割裂历史,还是对毛泽东了解不够,在我看来,都属于认知低而不自知。所以,莫言觉得他们“十分可笑”,我却只觉得他们“非常可怜”。 我所接触的这群“全盘否定”毛泽东的人,多数都是以前的地主、资本家的后代,要么就纯粹是做生意的,要么就是莫言所说的一些所谓教授,要么就是被所谓“精英”带偏的“无脑族”,我对地主、资本家后代,一开始存着一分同情,毕竟,他们确实因为毛泽东的“打土豪地主分田地”,遭受过一些“伤害”。 但后来我发现这些人骨子里都极其自私,普遍地看着“道貌岸然”,内里却已经生蛆。我还发现,他们多少是在借着骂毛泽东,来抬高自己,毕竟骂一个小人只会让自己更低,而骂一个伟人往往能显得自己似乎比伟人还要高明。察觉到他们的这个意图后,我对他们的反感完全抵掉了一开始的那点同情。 与此同时,因为他们的自私属性,他们往往是吃着国家的红利,却一心向往着美国,有很多甚至已经移民了。看明白这层后,我是半分不愿意与他们结交了。 而所谓的教授,即公知,他们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原因,我也找到了,就是因为文革,还有毛泽东曾公开发表过批评公知教授的言论。但后者他们并不承认,但我找到了原话,听完后,深觉得毛泽东骂得太精准,大家也听一下:“那些大学教授只会啃书本,他们一不会打仗,二不会革命,三不会做工,四不会耕田,他们的知识贫乏得很,讲起这些来一窍不通,所以我常说,知识分子和工农分子比起来是最没学问的人,他们不自惭形秽,只知道整天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其他一样也不会”。 这段话里,含着毛泽东对公知教授们的警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很危险,甚至会慢慢走到人民对立面。他的告诫对于部分教授而言是极其难听的,但我们听过去,却只觉他讲得实在太好,堪称预言。如今,那种动不动就说“谁家还没50万,中国没那么穷”的教授还少吗?还有早年建议低收入人群“将闲置房子出租,以增加收入”的教授,还有建议把汽油价格提高十倍,以缓解交通压力的教授等等,他们都活生生地验证了毛泽东的预言。 这些全盘否定毛泽东的人里,最可怜的是那些被以上人群带跑偏的无脑者,我和莫言观点一致,错不在他们,错在公知们的错误引导,他们是可救的一群,救的方法当然是从公知们着手!不得不说,莫言看问题,当真也是透透的。 只是不知,莫言这番话,能不能“打”醒这群人?或者,他们压根儿就是在装睡?

0 阅读:2121

猜你喜欢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