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你个傻子,海参怎么能不给保姆吃呢?”倪萍说:“海参很贵的!”姥姥一番话就让倪萍恍然大悟。 海参在90年代可是稀罕物,被视为一种极为珍贵的食材,要不说山珍海味,海参燕窝呢,即便是放到现在,海参也不是所有家庭都吃得起的。 1990年,倪萍因能力出众被调到央视工作,工资待遇也有了一定的提升,那段时间,倪萍拼命工作、赚钱,目的就是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将年迈的姥姥接到家中和自己同住。 那个时候,谁不知道漂亮优雅的倪萍姐姐呢?成为央视当红主持人后,倪萍立刻在北京购买了一套普通公寓,虽然不大,但足够一家人居住。 当时,倪萍家中有五口人,除自己外,还有姥姥、以及保姆李阿姨,李阿姨是山东人,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打工挣钱,倪萍体谅李阿姨不容易,便让李阿姨与自己家人同住。 要说倪萍与家人之中,谁的关系最为亲近,当属年迈的姥姥,可以说,倪萍就是姥姥一手带大的,二人感情深厚,姥姥也是倪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 倪萍曾在节目中坦言自己与父亲、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太亲近,不过整体上还算是和睦。 倪萍有一个大自己两岁的哥哥,母亲在工厂担任总会计师,并兼职生产厂长,手底下管理着数千名员工,工作忙碌。 倪萍的父母离婚之后,两个孩子都由母亲照顾,但母亲因工作原因,再加上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便主动将哥哥带在身边,至于倪萍,不到2岁就被送到幼儿园全托。 倪萍很久很久才能与家人见一次,很是可怜,远在老家的姥姥实在看不下去,便主动对女儿提出要求,由自己来照看倪萍,也好过在幼儿园全托。 童年时期,倪萍的耳边总是萦绕着姥姥所唱的儿歌,家里的老母鸡下蛋了,那个鸡蛋当天就一定会出现在倪萍的碗中。 西瓜最甜的芯芯是倪萍的,蒸的最可爱的包子也是倪萍的,在乡下,姥姥的爱全部给了倪萍,虽然缺少父母的陪伴,但倪萍长大后却始终认为,自己从不曾缺席爱。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倪萍上小学,从姥姥身边离开的那天,倪萍掉了一地的小珍珠,哭的稀里哗啦,姥姥为了安慰倪萍,便开口说道:“等萍萍长大了,就接姥姥一起生活。” 后来,这句话,成为了倪萍与姥姥之间的承诺,倪萍发奋学习,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姥姥的一把伞,成为那个为姥姥遮风挡雨的姑娘。 因为倪萍一直记着这个承诺,所以有能力后,倪萍便立刻将姥姥接到身边进行照顾,就连姥姥的一日三餐,都是倪萍亲自准备的。 倪萍平日里工作很忙,但对于姥姥,她从不曾有丝毫懈怠,知晓姥姥爱吃海参,倪萍便每个月都会进购一大波新鲜的海参,海参个个都有手掌大小,口感很好。 姥姥上了年纪,身体不是很好,每天倪萍都会亲自为姥姥做一只海参,用来给姥姥补充营养,有时候,倪萍自己都舍不得吃,因为在当时,一只海参价格并不便宜。 有一次,倪萍结束忙碌的工作回到家中,打开冰箱,看到冰箱里面不算多的海参,便拿出了四只。 平日里,倪萍对待保姆李阿姨还是很好的,他们经常围坐在一起吃饭,可那天晚上,五个人中,四个人碗里都有海参,偏偏李阿姨没有,看起来挺尴尬。 要说海参也确实贵,倪萍从小过苦日子,精打细算惯了,也没想着给保姆也做一只,结果第二天姥姥就找到倪萍,将倪萍批评教育了一番。 原来,姥姥觉得倪萍的举动有些欠考虑,海参虽然珍贵,但也应该有保姆的份,这样才能让保姆心无芥蒂的工作。 “你这个傻孩子,海参怎么能不给保姆吃呢?” 倪萍听到姥姥的嗔怪,不免有些疑惑,当场就开口反驳道:“姥姥,海参很贵的!” 姥姥听到倪萍的回答之后,当场就刮了一下倪萍的鼻头,告知以后若是再做海参,一定要有保姆李阿姨的份儿。 当时倪萍不明白,但倪萍对姥姥的话很是听从,于是自那天之后,倪萍家中众人再吃海参,总会有保姆的一只。 后来,倪萍发现,李阿姨做起家务来,比以往更加用心、细致,就连沙发缝隙中的灰尘,都擦拭的干干净净,衣服也熨烫的整整齐齐。 倪萍有些不解,告知姥姥:“姥姥,李阿姨好像变得更勤快了!” 谁料,姥姥却露出一抹智慧的笑容:“傻孩子,这就是真心换真心啊,人心都是肉长的!” 那一刻,倪萍终于明白了姥姥当初的教诲以及良苦用心。 信息来源:倪萍—《姥姥语录》
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
桃花映面红
2025-07-08 21:23:0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