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海林市,骄阳似火,在山市镇胜利村的刺五加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刺五加郁郁葱葱,叶片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村民们正穿梭在林间,细心地打理着这些“致富草”。近年来,海林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遵循市场规律,通过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发展、带动示范等举措,推动北药种植产业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从“野生”到“家种”的技术突破
在半山坡的刺五加田里,山市镇胜利村张令山指尖拂过刺五加叶片,“你看这长势,三年苗挂果,五年进入丰产期,能收五十年!”说起刺五加独特魅力,张令山总是笑容满满,他和各类中草药打交道已经超30年,先后种植过龙胆、黄芪、柴胡、板蓝兰等30多种草本药材。
“春天卖苗、夏天采叶、秋天收果、冬天伐杆,不拔根就能源源不断生钱。”张令山攻克的全光栽培技术,克服了刺五加多生于林下,产量低、难规模化的难题。让刺五加能在开阔田地生长,不仅亩产提高30%,还成了独特的“长效作物”。如今,他的合作社基地里,“育苗区”“三年生区”“五年生区”划分清晰,1200余亩标准化种植田年产刺五加苗290万株、鲜果300吨,成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刺五加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荣膺东北林区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
从“种得好”到“卖得俏”的全链布局
在张令山的院子里,晾晒着新收的刺五加果。展示间内,刺五加块、段、干果等初加工产品依次摆放。“合作社新购置了刺五加烘干设备2台,榨汁设备1台,开发刺五加系列保健品,研制加工中药膏剂和药酒,产品种类更丰富,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张令山说,山市镇刺五加凭借过硬品质和全程跟踪服务,积累了越来越多订单,实现了坐在家里就有客户找上门,销路不愁。
近年来,山市镇逐步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培育、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布局。为了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品质提升,由党支部积极牵头谋划,对接牡丹江市皖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携手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用好合作公司生物医药资源,加强选种育苗、采收加工、运输贮存、宣传销售等方面的帮扶指导,提升产品出品品质,逐步提高中药材种植规模化、科学化、效益化水平,把“小草药”打造成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切实以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共富图景
“不光要自己富,更要带一群人富。”张令山说。从2019年成立令山刺五加专业合作社至今,他带动50余户青年农民入行,免费培训万余人次,足迹遍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推广种植面积近万亩,仅海林周边就达2万亩。在张令山的影响下,刺五加成了跨区域的“致富草”:每年帮助种植户销售干果40吨、刺五加杆300吨,带动百余户年均增收2.3万元。
为让产业发展惠及更多群众,胜利村不断探索强村富民机制,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共同致富。推广“党支部+”模式,落实产业直补、小额贴息贷款、免税及免费发放农资等政策,加大中药材种植扶持,拓宽村民增收路。同时,搭建“强村带弱村”平台,2024年吸纳东光村22亩土地入股,与胜利村共建刺五加项目,助其增收3万元,推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此外,发挥能人作用,以“党组织领办、乡贤协办、群众共建”模式,建成17个合作社,辐射带动海林及周边种植刺五加超3000亩,带动农户增收。(查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