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拾荒老人被工地老板收留6年,老人被家人接走时,老板突然拦住:把钱结清再走!

诺斯罗普笔记 2025-07-08 14:17:08

浙江1拾荒老人被工地老板收留6年,老人被家人接走时,老板突然拦住:把钱结清再走!

六年前,良渚一处建筑工地上,来了个捡垃圾的老人。他穿着破旧,神情木讷,常常一个人坐在工地边上发呆。大家一开始也没多管,直到有一次工地下大雨,大家都在避雨,这位老人却坐在泥水中瑟瑟发抖,连个可以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工人们才意识到,这不是个普通的“拾荒人”。他聋哑,不识字,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说不清自己来自哪里,也没法写下名字。大家猜测他可能是迷路了、也可能是走失了。

说到底,谁都不愿看到一个老人流落街头。工友们商量了一下,干脆就把他“收编”了。从那以后,老人正式成了工地的一员。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情况顶多就是管口饭吃。但这群工地上的工人和负责人孙先生,不是这样想的。

既然让他留下,那就得按规矩来。不能看他不会说话、没文化,就当免费劳动力。

于是他们专门安排了些轻活给老人干,比如清扫、搬小件东西、打杂,不累但能参与。工资呢?也照常发!

而且,因为老人没有身份证、没有银行卡,孙先生特地每月帮他把工资存起来,用老式笔记本一本本记得清清楚楚,连零钱都没落下。

六年时间,工资总额整整记了113347元!没有任何银行流水,全部靠手写账本和袋装现金保存。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谁都可能出点“歪心思”,但孙先生一句话,“这钱不是我的,也不能动”,让人肃然起敬。

除了给饭吃、给活干,这群人还一直没放弃一个事儿:帮老人找家。问题是——这事太难了!

他不会说话,手语也看不懂,写字不会,连自己是哪里人都表达不了,问他任何问题都是一脸迷茫。

他们带他去过派出所,采集过信息、发过寻人启事、甚至在工友群里不停转发,希望哪天能碰上熟人认出他来。

可六年时间,一直没有音讯。直到最近,工地要拆了,大家觉得:“不能再拖了”,又开始加大力度找人,联系媒体,发新闻。

没想到,这一次真的撞对了。一篇新闻在网上传开,一位在重庆的老乡认出了照片,立刻通知家人。经过确认,老人竟然是重庆人,名叫何志友,已经失联17年!

17年!你可以想象这家人有多煎熬:年年找、年年等,没有线索,连“人还在不在”都没底。

确认信息后,老人的家人从重庆连夜开车,17小时接力赶到良渚。当老人看到家人出现,整个人一下子就激动了。虽然没法说话,但眼神和动作已经把情绪全写在上。他立刻识出家人,开始收拾东西,回家的意愿无比强烈。

而就在他们准备走的时候,工地负责人孙先生拉住了家属:“等一下,把工资先结清。”

说完,他拿出一沓账本和一袋厚厚的现金,逐项核对,把六年来的工资原封不动地交到家属手上。 在场所有人都湿了眼眶。

六年守护、一分钱没少,没血缘、没关系,却比很多亲人做得还细致。

这事看下来,只能说两个字:服了。有人说城市冰冷、现实无情,但真有事的时候,你会发现:热心人很多,良心人也不少。

一个无家可归、什么都没有的老人,竟然能在一个临时工地里过了六年平稳生活,还能重新找回失散17年的亲人——不是奇迹,是人心没凉透。

感谢这群建筑工人,感谢这位有良心的孙先生,也感谢家人17年的坚持。这世道其实不缺温暖,就看你信不信。

参考资料:失散17年的亲人找到了!被杭州一工地收留的聋哑老人已踏上回乡路2022年01月29日08:23:19-天目新闻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老框

老框

2
2025-07-09 00:17

良渚,又是杭州!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2
2025-07-08 15:25

中国好人家

猜你喜欢

诺斯罗普笔记

诺斯罗普笔记

诺斯罗普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