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福州将军朴寿出行,百名旗兵护卫,他害怕极了。
那年头,局势动荡不安。列强虎视眈眈,不断蚕食中国领土,索要巨额赔款,百姓民不聊生。清廷腐败不堪,官员贪污成风,对黎民疾苦漠不关心,国家危在旦夕。 革命的浪潮风起云涌,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清廷的软弱无能,对它彻底失望。革命党人积极活动,四处宣传革命思想,一些激进分子甚至采取暗杀等手段,直接挑战清廷的权威。孙中山、黄兴等革命领袖,率领队伍奔走各地,策划推翻清王朝的行动。
福州也不例外,革命党人的活动日益频繁,成为许多官员的心头大患。朴寿作为福州的最高军事长官,自然成为革命党人的主要目标。他曾多次收到威胁信,甚至险些遭遇暗杀,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 他深知八旗兵早已不是当年的精锐之师,战斗力大不如前,许多士兵只是混口饭吃,根本没有战斗意志。所以,即便那天他出动上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护卫,内心仍然充满恐惧和不安。
那场面虽然声势浩大,却掩盖不住内心的慌乱。他坐在轿子里,汗流浃背,脑海中不断浮现被暗杀的画面。 这支庞大的队伍,与其说是护卫,不如说是朴寿用来壮胆的屏障。 这只是徒劳的挣扎。辛亥革命爆发后,福州城内一片混乱。朴寿试图依靠手下士兵维持秩序,但士兵们早已军心涣散,甚至临阵脱逃。最终,他只能无奈投降。
革命成功后,他被软禁在福州,度过余生。晚年,他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二十年代病逝于福州,留下无尽的遗憾。他的一生,是清王朝末期动荡局势的缩影,也是时代变革中一个悲剧人物的命运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