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地下党偷偷磨断绳索,卸掉门扇,从草屋里逃了出来。不料一小贩突然拽住

岁月解读师 2025-07-08 00:05:55

1942年,一地下党偷偷磨断绳索,卸掉门扇,从草屋里逃了出来。不料一小贩突然拽住他:“你这样可脱不了身!”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1942年,秦树宝正站在人群后侧,盯着远处那个刚从草屋里溜出来的男人,他手脚麻利地扯下自己的油腻褂子,硬塞进那人怀里,另一只手把对方那身笔挺的布袍扯了下来,像处理一件烫手的东西,扔进了一旁的干草堆里。 这一切动作迅速,没有多余的交流,他没有迟疑,因为他知道这个决定不是为了自保,也不是为了显摆胆量,而是因为他认出了那个人——刘镜西。 半小时前,村子里还是一片平静,他原本是去二姐家探亲的,吃饭吃到一半时,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尖锐的哨音。 村头冲进来一队日伪军喊杀声接连不断,男人被赶去打谷场,女人孩子全被撵进屋里,不许出来,就在被驱赶的混乱中,秦树宝注意到了一件异常的事。 他被迫站在打谷场一角,余光瞥到草屋那边有两名伪军站着守门,却不时探头往村里张望,显得心不在焉。 他认得这草屋原本是村集体堆放农具的地方,现在却上了锁,还有人看守,那就说明里面的人非同寻常,十几分钟后,两个伪军趁混乱之际,竟也丢下守岗跑进村子,显然是去趁火打劫了。 草屋前顿时空无一人。秦树宝眯着眼盯着那扇破门,没过多久里面传来细微响动,一个身影悄悄钻了出来,那人眼神紧张,四处张望,身上的衣服带着官气,步子却不稳。 秦树宝几乎是第一时间认出他是刘镜西,他只远远见过一次,在县里组织的物资发放会上,虽然两人没有交集,但这个名字他早就听过,说是组织里的人,在敌占区多次营救同志、筹集物资时早就被日伪盯上了。 此刻出现在草屋外,不用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没有喊人,也没有暴露,反而挤出人群走近了几步,两人就在人潮之中短暂地对视了一眼,然后默契地靠拢,悄无声息地碰头。 他们靠着一处墙角,秦树宝指了指自己的衣服,没有解释太多,刘镜西只迟疑了一瞬便动手换装,他知道眼下不是推辞讲情面的时刻,换好衣服后,两人趁着人群乱动的间隙转入巷口。 村口方向全是敌人的岗哨,不能直接离开,他们一边穿巷而行,一边寻找出路,随后秦树宝朝一处老屋的后墙指了指,做了个“走那边”的手势。 墙虽不高,但对刘镜西来说也非轻松之事,他试着往上爬,脚刚蹬上墙根便被滑落的砖块卡了一下,身体一歪差点摔倒,秦树宝二话不说,便将肩膀稳稳顶住他的脚底,刘镜西踩上去后稳稳翻过了墙头。 他站在墙上回望,想伸手拉秦树宝上来,一同逃走,但秦树宝摇了摇头,后退一步,他知道自己穿着刘镜西的衣服,在岗哨眼里就是猎物。 他留下来,敌人就不会再往逃跑方向追,那是最合理的安排,更何况他清楚自己一个摆摊的小贩,敌人不会太在意,顶多盘问几句。 可刘镜西不一样,他要是被抓回去就是一条命,甚至牵连整个抗日组织,墙那头,刘镜西站了很久,直到确定秦树宝没有跟来,才低头快步消失在林中小路。 数日后,南乐城外的一处秘密据点传来消息:刘镜西已经顺利返回,并迅速组织起一批新的联络员,继续协调前线和地方抗战力量。 他在多次会上提及自己在侯庄村的脱逃,却始终没有透露秦树宝的名字,他明白如果对方还活着,最好不要暴露;若是已遇不测,也不必借口哀悼来污染他主动牺牲的选择。 直到多年以后,有人整理地方口述史时,在南乐县一座老屋中找到了那件被遗忘的褂子,上面仍沾着褪色的油斑,那是唯一留下的线索。

0 阅读:0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