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男子购买饮料时,发现瓶盖处有白色的虫。他找到店家,对方新开一瓶后,仍发现有

小鲨看法 2025-07-07 20:16:27

云南,男子购买饮料时,发现瓶盖处有白色的虫。他找到店家,对方新开一瓶后,仍发现有虫;经销商到场重新打开新的饮料,同样存在虫子。男子质疑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经销商却认为这是运输途中感染所致,并非质量问题。

据解码新闻7月7日报道,刘先生十分宠爱孩子。知道小孩喜欢喝这款饮料,他特意在大热天出门买了一瓶。 回家后,孩子吵着要喝。刘先生想着这款饮料是奶制品,喝点能补充营养,便打算打开给孩子。

然而,刚拧开瓶盖,他就发现瓶盖处有东西在蠕动。仔细一看,竟是白色的蛆虫!刘先生吓了一跳,赶忙安抚好孩子,随后拿着饮料到附近的另一家店铺讨要说法。 刘先生认为店家售卖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直接将有问题的饮料放在店家面前,让对方查看。

店家带着怀疑的眼神打量刘先生,怀疑他故意找茬,但没有证据,不好直说,于是提议再开一瓶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问题,心想新开的饮料肯定没问题。

结果,老板打开后,众人震惊地发现,瓶盖上同样出现了白色的蛆虫。老板顿时哑口无言,急忙联系经销商。 经销商赶到后,重新拿了一批新饮料打开检查,没想到依旧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此时,经销商也愣住了,但很快表示:“这种情况得找第三方鉴定,才能确定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先生反驳道:“三瓶都有虫,这还不能说明质量有问题?大家都在场亲眼所见,难道还有假?” 经销商理直气壮地回应:“有虫不代表饮料质量不合格,有可能是运输途中感染的。” 刘先生反问:“如果真空包装合格,怎么会被破坏?又怎么会进虫?这就是质量问题!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有虫的产品就是问题产品!” 最后,刘先生提出诉求:他不要赔偿,只希望厂家将这批产品全部下架,并向所有消费者公开道歉。对此,厂家表示事情正在进一步处理中,会给出一个合理的回复。

一、消费者遇到饮料有虫子,能向商家和厂家提出哪些赔偿要求?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消费者遇到饮料有虫子的情况,若没有因饮用该饮料造成身体损害,可要求商家或厂家退货退款,并能主张价款十倍的赔偿,若价款十倍不足一千元,可要求赔偿一千元。若饮用后身体不适,产生医疗费用等实际损失,除了上述赔偿,还可要求赔偿实际损失以及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二、经销商坚称虫子是运输途中造成,若查明属实,运输方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食品运输中,若因运输方的过错,比如未按照食品运输的相关要求(如温度、卫生条件等)导致饮料出现虫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运输方要对货物的损害负责。

如果查明是运输途中导致饮料出现虫子,运输方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因饮料质量问题给商家、厂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被消费者索赔的金额、退货损失等。如果运输合同中有相关违约赔偿条款,运输方还需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三、如果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依据什么法律对涉事饮料进行处理?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

监管部门介入后,若经调查认定饮料有虫子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对于商家,可没收其违法所得和问题饮料,并处以罚款;对于厂家,除了上述处罚,若情节严重,还可能吊销其生产许可证。

同时,监管部门有权要求涉事企业召回问题产品,防止问题饮料继续流入市场。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素材来源于解码新闻2025年7月7日报道。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小鲨看法

小鲨看法

小鲨看法,分享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