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

赵蕾晓萱说事阿 2025-07-07 18:41:46

90年代,倪萍家包括保姆一共5个人,但她每天做4只海参,保姆没份。倪萍姥姥说:“你个傻子,海参怎么能不给保姆吃呢?”倪萍说:“海参很贵的!”姥姥一番话就让倪萍恍然大悟。 倪萍那时候是央视的当红主持人,家住北京一套普通公寓。家里五口人:她自己、父母、姥姥,还有从山东来的保姆李阿姨。90年代,北京正大变样,胡同少了,高楼多了,生活节奏也快了。倪萍忙着主持《综艺大观》和春晚,家里却靠她撑着。她常给家人做饭,尤其是姥姥爱吃的海参。 有一次,倪萍做海参,只准备了四份。她想着家里四个人吃就够了,保姆李阿姨不算在内。毕竟海参贵,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精打细算惯了。姥姥却不这么看。她老人家一听就急了,说倪萍傻乎乎的,家里五个人,凭什么李阿姨没份?她告诉倪萍,李阿姨每天忙活,也该算一家人,不能让人家心里有疙瘩。 倪萍开始还不服气,反驳说海参多贵啊,给保姆吃有点浪费。可姥姥接着说,与其让人家偷偷摸摸惦记,不如大大方方分她一份,这样才像一家人。这话让倪萍一下醒悟了。 从那天起,倪萍改了做法,每次做海参都多备一份。李阿姨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眼里满是感动,也更用心干活了。倪萍这才明白,姥姥说的真心换真心,真不是空话。她小时候,家里穷,姥姥教她做人要厚道,不能小气。 说起倪萍,她1959年出生在山东威海,家里条件一般,父母早早离了婚。她是姥姥和妈妈带大的。1979年考进山东艺术学院,后来进了山东话剧院,演过《雪城》,崭露头角。1988年,她被央视看中,1990年正式主持节目,一下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脸。事业上风光,可她心里始终惦记着家人。她把姥姥接到北京,就是想让她过得好点。 那时候,北京的生活成本蹭蹭涨,海参这种东西在山东老家算得上稀罕货。90年代初,一斤海参10到15块,普通人家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吃一顿海参得心疼好久。倪萍虽然收入不错,可她把钱都花在买房上了,就想给家人安个窝。 姥姥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可头脑清楚。她总说,人活一辈子,得有情有义。海参这事虽小,可在她眼里,是个大道理。她不希望家里有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倪萍听进去了,也照做了。慢慢地,李阿姨跟家里的关系更近了,早起打扫,帮着做饭,照顾姥姥一点不含糊。 这件小事,倪萍后来老提起。她在《姥姥语录》里写过,说姥姥让她懂了,真心待人才能换来真心。这本书2010年出了,得了冰心散文奖,里面全是姥姥的智慧。倪萍说,自己以前觉得自己挺善良,可跟姥姥比,还差得远。

0 阅读:6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