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闯关成功后,不到24小时,马斯克建立新党,83岁拜登出山 在美国独立日这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大而美法案》。在签署的48小时后,一条推文已引爆社交网络:“今天,‘美国党’成立,以归还人民自由。” 发文人正是曾为特朗普竞选,豪掷2.9亿美元的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之所以如此激进,毫无疑问是触动到了他的利益,共和党为争取法案通过,大幅删减内容时,但保留了“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的条款”。 可马斯克是干什么的?他就是造电动汽车的,这不是剥夺他的利益吗? 在大而美法案表决前,马斯克就连夜连了数十条推文,将法案斥为“财政自杀”和“令人作呕的畸形产物”。 他精准指出法案核心:取消电动车补贴的同时,为传统能源提供保护伞,并史无前例地提高债务上限5万亿美元。 这位曾担任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负责人、获赠白宫金钥匙的盟友,如今将共和党标签为“猪党”,誓言埋葬其政治前途。 这场政治风波,早在特朗普刚上台时,就有预兆。 特朗普上台后撤回马斯克推荐的NASA局长提名,削减SpaceX合同;更公开嘲讽他“依赖政府补贴生存”,威胁由“政府效率部”审查其公司,曾经亲密的盟友在政策利益前彻底决裂。 早在6月初,马斯克在X平台发起“美国是否需要新政党”的投票,吸引560万用户参与,80.4%的支持率成为他口中的“人民呼声”。 7月4日独立日,他再次发起投票,124.9万参与者中65.4%投下赞成票,马斯克当即宣布:“支持和反对比例为2:1,表明你们想要一个新政党。” 新生的“美国党”定位鲜明:代表美国80%的“沉默多数”,打破民主共和两党实质“一元化”垄断。 其纲领融合财政保守主义与科技进步主义,主张削减国债、反对赤字扩张,同时全力支持AI军事化、太空探索和能源领域松绑监管。社会议题则倾向民主党立场,支持同性婚姻与毒品合法化,形成独特的政策拼盘。 马斯克的战术以古希腊将领伊巴密浓达对抗斯巴达的战术为例,宣称要“将兵力高度集中在战场上的精准位置”。 具体策略是:暂不角逐总统宝座,而是聚焦2026年中期选举,投入200亿美元(占其净资产5%)争夺2-3个参议院席位和8-10个众议院关键选区席位。 鉴于两院两党席位差距微弱,这些席位足以成为“造王者”,左右争议性法案的命运。 马斯克的政治豪赌,面临美国选举制度的铜墙铁壁。 资深选举律师布雷特·卡佩尔点出残酷现实:“所有州的法律都偏向于两个主要政党,并尽可能阻挠第三个政党的出现。” 50个州各有不同的选票准入规则,新政党需收集超2000万有效签名,某些州要求新生政党在选举周期赢得一定比例选票才能维持资格。 福克斯新闻网评论区涌现保守派的焦虑:“你的第三党将不成比例地从右翼分走选票,并给左翼一条更容易的权力之路。” 当马斯克掀起政治风暴时,另一位重量级人物悄然现身。 2025年7月3日,82岁的拜登出席圣地亚哥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议,透露一个耐人寻味的消息:“我接到了一些欧洲领导人的电话,虽然我不会也不应该重返政坛,但他们确实表达了这样的期待。” 这位因辩论表现不佳退出2024年选战、又在2025年5月自曝罹患侵袭性前列腺癌的前总统,依然保持着与两党议员的密切沟通。 拜登的失落情绪难以掩饰:“我曾为之奋斗的许多改革成果正在迅速消解。” 他未点名批评对象,但矛头显然指向特朗普政府。 特朗普上任后,即撤销拜登获取总统每日简报的权限,更关键的是,被拜登视为标志性成就的清洁能源政策,在《大而美法案》中被大幅逆转。 马斯克手握四张王牌:全球首富的财力、掌控社交媒体的舆论霸权、科技偶像光环及民众对两党的普遍不满。 根据量化洞见公司的民调显示,约40%美国人支持马斯克成立新党,其中14%表示“很可能”投票支持,这为“美国党”提供了潜在生存空间。 特朗普的反制迅速而凌厉,他威胁审查SpaceX的政府合同(超220亿美元),并推动取消特斯拉补贴。 马斯克虽然获得了不少的民间支持,但他这一举动还是有些匆促,因为参与竞选调查的人,远不及选民数量。 且马斯克在政治独立人士中的负面评价高达59%,他想要建立第三党,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不是只有你有钱,马斯克遭到阻击,再不老实,命都要丢了美国亿万富翁詹姆斯·菲什巴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