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我看的一位民国时期作家散文上写的,由于年代久远,作者姓名已经忘了,但是故事太过黑暗,至今还记得。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重庆大轰炸时期。当日本鬼子的飞机要来的时候,会响防空警报,于是所有市民会跑到最近的防空洞躲藏,故事的主角是个教员和他妻子。每次防空警报响的时候,两口子就背着自己刚一岁多的孩子,拿着装满吃食的篮子和大家一起跑防空洞。
开始几次警报因为没有炸弹落在附近,防空洞里的气氛也不算紧张,有聊天的,有拉胡琴的,有纳鞋底的,还有把象棋和麻将带进来开战的,整个防空洞的气氛算得上其乐融融,好多不熟识的人也成了朋友,那个作家和那个教员也正是那个时候攀谈认识的。
正是因为松懈了,大家跑防空洞也跑的慢些,不料有一次跑在路上的时候,炸弹就落了人群里,死了许多人。教员夫妇拼了命躲进了防空洞,刚歇下来结果发现后面背的孩子的头却没有了,两个人是背着孩子的无头的尸体跑进了防空洞。估计是在刚才轰炸的时候被炸弹碎片削掉了脑袋。
教员的妻子当时就哭的几度昏厥,死活要回去把孩子的头寻回来,因为外面轰炸还没结束,又乱。被教员和众人劝了下来。妻子哭累了后,靠着教员昏昏沉沉睡了。当时天色已晚,警报还没有解除。于是众人只能在哭泣和哀伤中等着。
教员用毛巾把自己和妻子的脸上的血迹和尘土擦干净,只能开始盘算事已至此,生活还得继续,好在两个人还年轻,还可以再生一个孩子。
由于在防空洞里待的久了,教员有些肚子饿,便从带着的篮子里找些吃的充饥,不料手伸进去摸索,却摸到一个湿淋淋的冰冷东西,拿出来一看,居然是自己孩子被炸弹皮削掉的半个脑袋,不知道怎么鬼使神差掉到了装干粮的篮子里。
被教员惊叫吵醒的妻子一看清楚教员手里拿的东西,一声哭喊只喊出半声就倒在了地上。 作为一个母亲,谁又能受得了这样的场景?
这也许正是为什么中国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官方媒体对萨德系统这么在意的原因之一,当国家安全受到影响的时候,一旦战争爆发,谁都不会知道炸弹还是导弹会落到谁的头上,但是落下来了,就是无数家庭的无尽哀伤和妻离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