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大妈遭遇“先买后卖”!她想把自己房子卖掉,换一套小点的房子,中介各种忽悠,让大妈先交了5万定金,又在2小时内签了各种合同,可最后大妈的房子还没卖出去,手头没钱买新房,大妈交不了尾款,不了,中介直接要求大妈赔付100万违约金!
一听自己还要倒赔给中介100万,大妈当场直接气的心梗发作,昏了过去……
去年冬天的时候,上海一位大妈和老伴想换房养老,却一脚踏进了中介布下的“连环套”,如今大妈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管子,被一张100万的违约索赔单压得几乎喘不过气。
老伴红着眼圈反复念叨:“我们只想老了轻松点啊……”
事情始于2024年11月,大妈想把141平的老房子卖掉,换个小的好养老,她走进一家中介门店,工作人员热情似火,当场就签了委托卖房协议,拍着胸脯保证:“放心,明年3月底前肯定给您卖出去!”
可转头,中介的心思全变了。
没过几天,店长一个电话打过来,语气火烧眉毛:“阿姨,有套两房一厅,590万!抢的人多得不得了,您不赶紧定,眨眼就没了!”
大妈被这阵势吓住了,稀里糊涂去了现场,中介围着她说尽好话,催着她下决定,短短两小时,大妈在眼花缭乱中签下了一堆文件,懵懂间付了5万定金,这钱还是中介“热心”带她去东拼西凑借来的!
签完字,中介那副笑脸瞬间就收了起来。
旧房子,中介根本没用心去推,直到今年3月底协议到期,房子还冷冷清清挂在网上,大妈哪还有钱去付新房近600万的尾款?她慌了神,去找中介想办法。
对方脸一板,再不见半分当初的热情,甩出的是一句冰冷的话:“合同您签的,付不出尾款?按规矩,赔100万违约金!”
大妈眼前一黑,心口剧痛,突发心梗,人差点就没了,消息传开,网友炸了锅。
“黑心!专骗老人不懂行,良心让狗吃了?”
“老人攒这点养老钱多难啊,还下得去手坑,真不是东西!”
“这明摆着是做局,先骗买再不管卖,两头吃定你!”
“先买后卖”对现金储备不足的老人本就是巨大风险,更险恶的是,某些中介深谙此道,刻意制造稀缺假象,用“不买就没了”的话术精准击溃老人心理防线。那些厚厚的合同文件里,密密麻麻的条款对普通老人如同天书,违约陷阱早已悄然埋下。
这场百万索赔风波,血淋淋撕开了某些中介唯利是图的真面目。
当信任被当作筹码,当老人的毕生积蓄成了砧板上的肉,所谓的“服务”便成了精心包装的掠夺。大妈病榻上那急促的呼吸,是对整个行业诚信缺失最悲怆的控诉。
法律不会纵容恶意,大妈一家已决定起诉,誓要讨回公道。但这场无妄之灾带来的身心重创,又岂是金钱能轻易抚平?
社会在老龄化,多少普通老人想换个更省力的住所安度晚年?倘若连这最朴素的愿望,都可能沦为黑中介的猎物,我们拿什么守护“老有所安”的尊严?
规则与监管的篱笆若不扎紧,今天倒下的是一位大妈,明天又会轮到谁?
消息来源:江苏经济报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