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学习习惯的养成往往决定着未来的学习效率与生活状态。为家长破解育儿困惑,10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特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子花高级心理讲师张丹霞,带来了一场聚焦“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专题讲座,用专业视角与实用方法,为家长们拨开教育迷雾。本次讲座在学校杜主任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现象共鸣:家校共忧的问题,藏着教育“关键点”
培训开场,张丹霞老师展示的家长需求调查,让在场的家长瞬间有了共鸣:无论1-3年级还是4-6年级,学习习惯、情绪管理都是家长最关注的两大难题。
但张老师点出核心问题:70%-80%的家长搞反了教育焦点。孩子成长有明确“关键期”:7-9岁(1-3年级)的核心是培养学习习惯。可很多家长却在此时过度纠结情绪管理,等到高年级学习问题爆发,才回头“补漏洞”,自然陷入焦虑。





实用方法:四招落地,帮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
针对1-3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张老师分享了家校协同的实用方法,家长们和老师们在线上线下展开同步学习:




1.学习环境营造
帮孩子搭“大空静”的学习小天地,书桌只放当下要用的学习用品、远离噪音干扰,家长自己更要稳住情绪。
2.学习任务分解
把“写作业”拆成小任务,比如“10分钟写生字+15分钟读课文”,完成一个就具体夸奖、穿插小游戏。
3.学习时间规划
每个任务多留5-10分钟缓冲时间,别卡太死,避免孩子因超时哭闹;孩子闹脾气时先共情,重复事情、认感受、说自己心情再给支持。
4.专注力训练
除了习惯培养,张老师还推荐了几组专注力小游戏,不用复杂道具,在家就能陪孩子玩:和孩子一起听《强军战歌》数“国”字,玩反说数字、听指令做动作,或是尝试闭眼金鸡独立、手心写字猜字等,边玩边帮孩子练专注力,比单纯让孩子“坐好专注”更易接受。



家长心声:习惯养成,靠长期坚持
到了互动环节,不少家长主动起身提出教育疑问,瞬间点燃全场氛围。张老师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和专业教育理念,条理清晰地回应了每一个问题。张老师强调教育从不是一蹴而就,帮孩子把“小习惯”培养扎实,就是给他们的未来最好的铺垫。



活动尾声,杜主任在总结中强调:本次讲座聚焦“培养学习习惯”核心话题,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分享了大量可落地的实操方法,助力家长们精准掌握了培养学习习惯的“4把金钥匙”。她特别指出,此次培训并非教育的终点,而是家校共育新的起点。未来,学校将持续搜集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不断提供专业答疑与支持,全力推动家校协同,共促孩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