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8日下午,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新华梦支队(以下简称“新华梦支队”)赴西安天合老年公寓开展“常青藤”敬老爱老慰问活动,以文艺汇演、温情陪伴、物资捐赠等多元形式,为院内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真挚祝福与暖心关怀。此次活动是协会践行“凝聚爱心、服务社会”宗旨的生动实践,更是协会深耕养老公益领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作为扎根西安、深耕公益多年的社会组织,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始终将“关爱特殊群体、传递社会温暖”作为核心使命,尤其聚焦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与生活关怀,通过统筹下属各支队力量,搭建起“精准对接需求、多元服务落地”的公益服务体系。此次重阳慰问活动,协会全程给予指导支持,从活动主题定位、流程标准化规范到服务细节把控,均以“老人满意、效果扎实”为核心标准,确保公益行动既贴合老年群体实际需求,又能真正传递协会的公益温度。
活动筹备阶段,在协会统筹指引下,新华梦支队队长王济平带领志愿者团队展开精细化筹备:结合老年群体审美偏好与文化需求,筛选戏曲、红歌、诗朗诵等经典节目类型;聚焦秋季保暖刚需,精心筹备保暖围巾等实用慰问物资;提前与天合老年公寓沟通老人身体状况、兴趣特长,制定“一人一策”的互动方案——从节目单反复打磨到现场动线提前规划,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协会“把公益做实、把服务做细”的工作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新华梦支队创新践行的“保单公益”模式(每成交一份保单提取一元定向用于养老公益),正是这种“可持续公益”理念的鲜活落地,为公益服务的长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温情与暖意交织。协会理事王济平代表协会致辞,他在发言中深刻诠释协会公益初心:“尊老敬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底色,更是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始终坚守的责任担当。协会成立以来,始终以‘让每一份关爱都精准抵达’为目标,而我们每一支支队、每一位志愿者,都是这份初心的践行者。今天的活动,既是对老人们的节日问候,更是协会公益使命的延续。”
文艺表演环节,一场兼具文化韵味与情感温度的视听盛宴徐徐展开。志愿者武素嫚的《我们的中国梦》《我爱你中国》红歌演唱,以激昂旋律点燃现场氛围;魔术表演的奇幻变幻,引得老人们频频惊呼、掌声不断;张琼的眉胡《梁秋燕》选段、英子的秦腔《诸葛亮撑船》、平为福的眉胡《银灯结彩》,地道唱腔演绎传统经典,让戏迷老人们直呼“听得过瘾、找回了年轻时的味道”;王济平与杨璐携手带来的诗朗诵《诗意中国》,以深情语调传递家国情怀,让现场沉浸在温润的文化氛围中。更动人的是,在志愿者的邀请下,老人们主动登台合唱《秋收》《最美的歌唱给妈妈》,养老公寓员工也加入其中,以舞蹈《再唱山歌给党听》传递感恩之心。最后,全体志愿者与老人们齐声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熟悉的旋律跨越年龄界限,凝聚起“家国同庆、老少同心”的深厚情感共鸣。
文艺表演落幕,温情互动接续升温。在协会“一对一贴心服务”要求下,志愿者们有序为每位老人送上保暖围巾,俯身为老人围系时,轻声细语询问饮食起居、健康状况,反复叮嘱“入秋降温要及时添衣,有需求随时和我们说”。随后,志愿者们分组深入老人房间,或倾听老人们讲述岁月故事,或陪伴闲话家常,或协助整理房间,用耐心、细心与真心,让微凉的秋日里满是欢声笑语,更让老人们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
此次重阳慰问活动,不仅是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下属支队的一次具体行动,更是协会公益服务体系高效运转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协会始终以“统筹资源、精准服务、长效赋能”为方向,推动各支队在养老关怀、助学帮扶、社区服务等领域持续发力,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数百场,服务群众上万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下一步,西安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化“常青藤”敬老爱老公益品牌建设,统筹各支队力量推出更多贴合老年群体需求的特色服务;同时,持续完善“可持续公益”模式,鼓励各支队结合自身优势创新服务形式,让公益力量渗透到更多领域、覆盖更多群体,为构建和谐西安、温暖社会贡献协会力量。
撰稿:张茜茹
摄影:齐燕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