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经验: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中做出正确选择?学学史湘云睡觉择床的哲学

史湘云是一个大气的女中豪杰,从来不在生活小节上讲究。
她能在宝玉生日宴上喝醉,卧进花丛中安睡;也能不顾囊中羞涩,主动请客吃饭。但奇怪的是,她第一次进贾府,晚上和林黛玉挤在一张床上,但后来正式入住大观园却舍林黛玉而去,入住到薛宝钗的蘅芜苑。
舍了林黛玉的床,进了薛宝钗的屋,她为何要这样做?
1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史湘云第一次来贾府,晚上和林黛玉挤在一张床上。
当天晚上,睡相特别“豪放”。原文写道: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史湘云的睡相,无拘无束!胳膊露外面,被子只盖到胸口,完全不怕黛玉笑话,这就是她天生的直爽性子,在信任的人面前,一点不装。
此时的史湘云与林黛玉一样,求真求纯,一张小床,两床锦被,就是两个单纯少女坦诚相见的闺房之乐,充满了活力和无拘无束的快乐。
2
时间会改变一切。后来史湘云再住进大观园。她没去黛玉的潇湘馆,而是选择了跟薛宝钗一起住蘅芜苑。
表面上,蘅芜苑又宽又大,五间大房,而林黛玉的潇湘馆一明两暗,三间小房而已。
从空间上来看,史湘云选择蘅芜苑十分正常。
但奇怪的是,宫里的老太妃死后,贾母和王夫人等人入朝随祭,薛姨妈却搬进了潇湘馆。
这件事说明,史湘云选择蘅芜苑,不是因为潇湘馆的面积不够大,房间不够多。
那么,史湘云为何舍弃了林黛玉呢?

3
湘云选宝钗,原因很现实。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大观园成立诗社,史湘云一时性起,当众要做东请客吃饭。
话说的漂亮,如何把事做的漂亮呢?
史湘云犯难之际,薛宝钗马上出面,帮她安排了体面的螃蟹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这件事简单地看就是一次帮忙,实际上对史湘云的冲击非常力。
利益面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低头。
史湘云虽然是侯门千金,但是手头不宽裕,生活要有品质,必须找到薛宝钗这样的“大房东”。
所以,史湘云搬进大观园,既不自己单独居住,也不再投奔林黛玉的潇湘馆,而是直奔蘅芜苑。
史湘云的选择,充分验证了那句至理名言——人们所追求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
4
史湘云选择了蘅芜苑,本是物质利益吸引。但是她却并没有陷于利益而放弃对精神的追求。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贾家走向衰败的中秋之夜,贾母等长辈都已安歇,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大观园里联诗,被妙玉请去喝茶后,夜深人静,“二人同回至潇湘馆中,卸妆宽衣,盥漱已毕,方上床安歇。”
这一夜,两人再次同卧一榻,互诉心事。

这一夜,史湘云再次找回到那个纯真的自我。虽然犹如昙花一现,但仍闪耀出精神的光芒。
5
史湘云的选择,让人感叹。
在林黛玉的床上,无论是初次的懵懂,还是中秋夜话的相知,湘云都可以踢被子、打把式,爱怎么睡怎么睡。可在宝钗的“雪洞”里,怕是连说梦话都得注意点分寸。
她和林黛玉同床,找回的是真我;选择和宝钗同住,是压力之下的现实选择。
环境改变以。最终,那个在林黛玉床上四仰八叉、酣睡无梦的率真女孩,还是选择在蘅芜苑里规规矩矩地睡觉,那床曾经被她踹开的、象征着她火热生命力和自由天性的“被子”,将她死死压住,最终如薛宝钗一样,成为道德淑女。
6
掩卷深思,史湘云抱着被子从潇湘馆跑进蘅芜苑,完成率真到妥协的选择,恰似职场人的成长轨迹——初入职时,我们都像史湘云和林黛玉挤一张床那样,单纯直爽、有啥说啥。但慢慢发现,职场不是光靠真诚就能行得通的。就像湘云后来选择跟宝钗住,我们也得学会适当妥协,懂得人情世故。
不过,适应规则不等于丢掉自己。该坚持的原则要守,该保留的真性情也别全磨平。
职场之上,其实最好的状态是:
该圆滑时圆滑,该较真时较真。既能混得开,又不会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说白了,职场就像走平衡木——太死板容易摔,太随意也站不稳。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能走得远,又不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