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清理:用高压水枪(水压 0.6MPa)冲洗烟囱顶部平台及筒壁表面灰尘、工业粉尘、污垢,用钢丝刷清除原有避雷针、引下线连接处的浮锈与杂物;
安全固定:在烟囱顶部安装临时防护栏杆(高度 1.2m),用钢丝绳将吊篮与烟囱牢固构件连接,增强强风环境下的作业稳定性;
旧设施拆除:用角磨机切断旧避雷针与顶部平台的连接焊缝或螺栓,用吊装葫芦将旧避雷针缓慢吊至地面,禁止高空抛掷;拆除破损引下线,清理接地极连接点的锈蚀层与杂物,确保新设施安装基面平整、坚实。
二、新避雷针安装1.定位放线用全站仪确定避雷针安装中心点(烟囱顶部几何中心),弹墨线标记固定法兰位置,确保避雷针安装垂直,偏差≤1‰。
2.基础加固与固定若原有基础完好,清理基础表面后涂抹导电膏,将避雷针底座法兰与基础对齐,用不锈钢螺栓紧固,扭矩值控制在 80-100N・m;
若基础破损,浇筑 C30 钢筋混凝土加固基础(厚度≥200mm),预埋钢板,待混凝土养护 7 天后,将避雷针底座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焊缝高度≥8mm),焊后清除焊渣并打磨光滑。
3.避雷针安装与焊接用吊装葫芦将新避雷针缓慢吊至顶部安装位置,调整垂直度(用水平仪校准),确保顶部高出烟囱顶≥1.5m;
避雷针底座与法兰 / 预埋钢板采用 “双面满焊” 工艺焊接,焊缝连续无间断,无夹渣、气孔等缺陷;焊接后涂刷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80μm),增强防腐能力。
三、引下线敷设与接地系统施工1.引下线敷设沿烟囱筒壁垂直敷设不锈钢引下线,按间距≤1.5m 用不锈钢支架固定,支架与筒壁采用膨胀螺栓连接;
引下线连接处采用搭接焊接,搭接长度≥2 倍扁钢宽度(或 6 倍圆钢直径),焊缝高度≥6mm,焊后清除焊渣并涂刷防腐涂料;
引下线穿越烟囱伸缩缝时,设置补偿装置(如伸缩节),确保不影响结构变形。
2.接地系统整改接地极安装:在烟囱底部周边开挖深度≥0.8m 的沟槽,按间距 5m 布设镀锌角钢接地极,将接地极垂直打入土壤,顶部与沟槽底平齐;
接地网连接:用镀锌扁钢将所有接地极焊接连接,形成环形接地网,焊接处涂刷沥青防腐;
引下线与接地网连接:将引下线底部与接地网焊接,焊接长度≥100mm,焊缝高度≥6mm,焊后包裹绝缘胶带,再涂刷防腐涂料;
接地电阻测试: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接地电阻值,若超标(>10Ω),增加接地极数量或敷设降阻剂,直至电阻值≤10Ω。
四、防腐防护施工对避雷针杆体、引下线、焊接节点等金属部位,涂刷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80μm),固化后(常温 24 小时)涂刷氟碳防腐面漆(分 2 遍,总干膜厚度≥120μm),确保涂层均匀光滑,无漏涂、流挂;
对螺栓连接部位,涂抹防锈油脂后用防水胶带缠绕密封,防止雨水渗入导致锈蚀;
避雷针针尖采用钝化处理,增强耐腐蚀性与导电性能。
五、全程安全管控高空防护:作业人员全程系双钩安全带(一端固定在吊篮,一端固定在烟囱牢固构件),禁止在高空嬉戏、抛掷工具;高空吊运材料与设备采用专用吊篮,限载运行;
动火安全:焊接作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现场配备 2 名专职安全员,手持灭火器旁站监督,焊接下方铺设防火毯,防止火花坠落引燃杂物;
防雷安全:施工期间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雷雨天气立即停工,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待雷电预警解除后再复工;
实时监测:专职安全员每小时检查吊篮运行状态(钢丝绳磨损、制动灵敏度)、作业人员防护佩戴情况,用水平仪实时监测避雷针垂直度,发现偏差立即调整;
环境控制:避开雨天、大风(风速>6 级)、高温(>35℃)或低温(<5℃)天气施工,相对湿度控制在<85%,确保焊接质量与涂层固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