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白衣老人闯军营:一句 “走小路”,帮李渊撕开宋老生 2 万精兵防线

隋大业十三年八月,山西霍州的暴雨已经下了整整十四天。贾胡堡的泥泞营地里,李渊盯着帐外的雨帘长叹,帐内的将领们大气不敢出

隋大业十三年八月,山西霍州的暴雨已经下了整整十四天。贾胡堡的泥泞营地里,李渊盯着帐外的雨帘长叹,帐内的将领们大气不敢出 —— 两万隋军精锐正驻守南边五十里的霍邑城,而自己的三万义军粮草将尽,更要命的是,太原老家传来流言:突厥要趁虚偷袭。

“要不…… 回太原吧?” 有人小声提议,立刻引来一片附和。就在李渊握紧拳头犹豫不决时,十七岁的李世民猛地站起:“撤兵就是死路!宋老生有勇无谋,突厥和刘武周根本不是一条心,等雨停了咱们就能破城!” 一旁的李建成也跟着劝,父子三人的坚持终于稳住了军心。

这便是决定大唐命运的霍邑之战的开端。当时李渊刚在太原起兵,打着 “匡扶隋室” 的旗号西进长安,霍邑是必经之路。隋代王杨侑早派虎牙郎将宋老生带着两万精兵驻守于此,与黄河边的屈突通军队互为犄角,就像两把钢刀横在李渊面前。宋老生虽出身寒微,却靠着平定盗贼的战功闻名,手下的隋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西北劲旅,而李渊的义军里大半是新招募的百姓,战斗力天差地别。

雨停的那天清晨,一个白衣老人突然闯进军营,自称霍山神使者:“唐军从东南小路走,我能助你们破敌!” 李渊当即下令全军改走险峻山道,这支以步兵为主的队伍悄然摸到了霍邑东南,浓雾散去时,霍邑城已近在眼前。此时李渊身边只有不到两万五千人,几百名骑兵还是东突厥刚派来的援兵,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背水一战。

诱敌之计很快展开。李建成和李世民带着几十名骑兵在城下往来驰骋,指着城头破口大骂,一会儿说宋老生是缩头乌龟,一会儿又喊 “宋将军早和我们约好献城”。城上的隋军窃窃私语,性格暴躁的宋老生果然被激怒,当即亲率大军从东门、南门分两路杀出,背城列阵准备决战。李渊站在远处山坡上看得清楚,忍不住对身边人笑道:“这匹夫果然上套了!”

战斗在午后爆发。李渊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迎敌,李世民则带着柴绍和两百精锐骑兵埋伏在城南高地。隋军的冲锋异常凶猛,前排的长枪手如林推进,后排的强弩不断发射,李渊的步兵方阵很快被冲得摇摇欲坠。混乱中,李建成不慎从马上摔落,隋军趁机猛攻,义军防线瞬间出现缺口。

“退!快退!” 李渊当机立断下令后撤,宋老生以为义军溃败,立刻率军追击,一步步远离了霍邑城门。就在此时,李世民突然挥动马鞭,两百骑兵如离弦之箭从南原陡坡直冲而下。段志玄等骑兵将领一马当先,李世民更是奋勇冲杀,两把弯刀砍得满是缺口,鲜血浸透衣袖也浑然不觉,抬手洒掉血珠继续战斗。

骑兵精准地从隋军侧翼的缝隙切入,如同尖刀般将敌阵分割成数段。李渊见状立刻挥师反攻,义军步兵重整阵型发起冲锋,南北两路军队形成夹击之势。“宋老生被擒了!” 义军士兵齐声大喊,这句谣言成了压垮隋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勇猛的隋兵瞬间溃不成军,纷纷转头往城门逃去。

可他们不知道,李建成早已带着士兵抢占了城门,吊桥早已收起。宋老生策马冲到护城河边,城上守军急忙扔下一根绳子,他抓住绳子拼命向上攀爬,就在离城头只剩一丈多远时,义军将领卢君谔纵身跃起,一刀将他斩落河中,首级很快被挑在枪尖示众。夕阳西下时,霍邑城外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护城河,战斗从申时一直打到酉时,最终以义军的全胜告终。

当晚义军趁势攻城,没有了主将的隋军根本无力抵抗,夜幕降临时,霍邑城的城门终于被打开。李渊进城后立刻宣布:“除宋老生外,所有将士吏民一律免罪,愿意从军的授以官职,想回家的也给路费!” 百姓们欢天喜地,不少隋军降兵当场脱下盔甲加入义军。他还让人以本官之礼安葬了宋老生,这份气度让周边郡县的官员纷纷主动归附。

这场战役成了李唐立国的关键转折点。拿下霍邑后,李渊大军一路畅通无阻,十月渡过黄河,十一月就攻进了长安。次年,李渊废隋建唐,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王朝。多年后,唐太宗李世民还常和大臣们谈起这场战斗,说正是那一战让他明白:“用兵之道,在于离合 —— 步兵持重疲敌,骑兵迅猛破敌,二者相合方能取胜。”